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四章 要让韩信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四面楚歌(2/4)

作者:蓝火机
好,二人暂时合作,也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

因此见韩信有些不对劲,直接站起身将那战报拿了过来。

只是一看,眼睛都差点瞪了出来。

“什么?”

季布更加好奇,问道:“怎么了?”

彭越脸上的惊讶未曾散去,转头看向季布,有些结巴道:“太子,太子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苏孟关,五千守军,全部投降!”

此话无异于旱地惊雷,在营帐之中炸开。

所有的人全都被吓呆了。

这怎么可能?

那五千守军可是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队伍,平日里韩信宝贝的不得了,怎么可能没有打,就直接投降了?

其他人想不通,但韩信却马上知道了其中的缘由。

“这五千士卒,全都是长安军。”

长安军?

众人一愣,济州军的几个军官没有反应过来。

“长安军怎么了?”

“长安军怎么了?太子在长安的威望之高,不是你能够想象的!”

韩信一脸凝重的做了下来,事情,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能够让长安三王放下成见,组成联军也要除之后快的人,怎么可能是等闲之辈?

“距离苏孟关最近的军队是哪一支?”

彭越反应过来,突然问道。

“也是一支长安军!”

韩信看着地图,脸色彻底的阴沉下来。

彭越能够想到,太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陈豨从未见过这般沮丧的韩信,不由得给他鼓气道:“大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太子就算收编了这五千人,手下能用之兵也不到一万,而且都是新降之人,一旦受挫,必然四散而逃,咱们与济州军加起来还有十万大军,对付太子这几千人,绝非难事。”

韩信看了他一眼,脑子有些乱,半晌方才道:“希望如此吧。”

与此同时,苏孟关内。

当这帮长安的士卒知道关下的人乃是太子的时候,原本就没有了战意。

殷诚之前在长安,干了很多的实事。

长安的百姓全都看在了眼里。

不说别的,单说丝绸之路,便给长安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长安的钱多了,虽然不会流入普通百姓的口袋之中。

但钱多就代表商业发达,发达的商业需要很多人参与。

随着大量商人的涌入,直接把长安城的地皮炒了起来。

人多,就要吃饭、休息和娱乐。

一些人家的土地便被高价租赁,盖成了酒楼、客栈和各种娱乐场所。

货物多,就需要仓库。

又有一些人家的土地被高价租赁,变成了盛放货物的仓库。

因为长安对于土地买卖有严格的规定,所有的土地买卖都要经过京兆府和东宫双重审批。

因此很多长安土著百姓靠着收租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这一年多来,长安也慢慢的在学雍州改制,

虽然不是照搬全做,但一些福利措施也慢慢的普及。

比如东宫出定的十岁以下的孩子必须要上私塾的制度。

其中的一切开销全都由东宫承担。

这是一项真正让长安百姓们体会到实惠的政策。

不仅如此,东宫还有规定,当兵可以有军饷拿。

往日里,大炎的兵役是归于徭役之中的。

普通百姓家里若是有人要去当兵,甚至还要自备军粮。

东宫出行这个政策之后,无形之中就为很多家庭减少了负担和开支。

再加上长安的百姓最喜欢聊这些国家大事。

这些对百姓们真正有实惠的事,众人聊起来,自然要把功劳放在太子头上。

因此不管别的州郡的乡绅世家怎么将雍州改制污名化。

得到了真正实惠的长安百姓可不会听任何人的颠倒黑白。

在加上长安城原本就是东宫的大本营。

布思衙门的工作在王易的带领下,做的是相当的优秀。

现在已经以各坊为单位,划分成社区,每个社区安排五到十名思想先进的大妈为宣传员。

整日里宣传东宫的好。

若是谁家的思想觉悟不对劲,大妈们便轮番上阵。

举例子、摆事实,各种手段使出,就算是再倔强的铁头娃也会扭转念头。

只因为那日商议要出兵登州,剿灭来犯的卑国军。

因此东宫同意秦王等人在长安招募一万士卒。

这一万士卒招募来了之后,还没到登州,便被派给了韩信,变成了围剿燕昌的联军。

围剿燕昌,他们自然是义不容辞。

在长安百姓的眼里,这些作乱的贼子们全都是反对太子殿下的。

若不反对太子,为何不归顺朝廷,还要占山为王呢?

因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