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一二章 十分尴尬的局面(2/3)

作者:蓝火机

刘文静想着上午的时候,那队差点冲到自己身边的骑兵,怎么也想不明白。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刘文静知道,但对面好像并没有想要杀自己的意思。

更像是要把自己和大部队切割开。

文渊和赵云身为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武将,对于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

刘文静说的没错,河南府这帮军队的行为太不正常了。

作战风格凶猛是凶猛,可作战目标并不明确。

他们这边不解着,蒙恬和陈庆之也很纳闷。

对面怎么好像知道自己的意图一般。

集中兵力直接向着刘文静冲锋,按照道理来说,刘文静这个非作战型统帅不应该避其锋芒,退到后军么?

怎么毫不畏惧自己这边的冲锋,不退反进,在赵云和文渊的帮助下,直接打退了自己的冲锋。

刘文静不撤退,他们就没办法切割战场。

切割不了战场,刘文静就没有办法与大部队分离。

刘文静不和大部队分离,李靖的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留给蒙恬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白起那边的战况现在如何了,谁也不知道。

粮食还能坚持几天,谁也不清楚。

蒙恬心急如锋,想要回去和李靖商议,但却又不能撤退。

一旦自己撤退,按照刘文静这架势,必然会追着咬住自己。

双方都不能理解对方的作战意图,刘文静把战事发电报汇报给了韩信和殷诚。

和白起军队打的你来我往,有来有去的韩信和殷诚看着电报也蒙了。

河南府的援军统领是蒙恬和李靖。

这俩都是猛人,再加上个陈庆之,奶奶的,黄金组合啊。

这样的黄金组合,为什么不直接运送粮草来找白起,反而在济州和刘文静打了起来?

难道李靖不知道白起这边只要有生力军加入,很容易就能将他们打败么?

难道蒙恬不知道,只要粮食运来之后,白起就可以稳扎稳打,以时间换空间,将他们彻底拖在青州,进退两难么?

至于白起,也是一脸的蒙圈。

他等来了江南道的援军——虽然还没有汇合,但是江南道援军已经按照自己的调遣加入了战局。

双方一南一北,将东西两边的韩信军和殷诚军的战略要地慢慢的压缩。

只要河南府的军队一来,他们就能成合围之势,借助火器的犀利,与韩信和殷诚决一死战。

可蒙恬和李靖为什么还没来?

于是,奇怪的局势出现了。

整个济州和青州战场上的军队统帅们,全都处于蒙圈的状态。

不仅不理解敌方的意图,甚至连队友的意图也很迷。

这就是交战双方信息差距过大造成的影响。

殷诚这边,信息交流迅捷无比,可以说是快到没朋友。

白起这边,信息交流无比缓慢,可以说是慢到没朋友。

而信息快的这边,战斗力不行,两相比较起来,像是一个敏捷点满的瘦子。

信息慢的这边,战斗力强悍,两相比较起来,像是一个攻击力强的大胖子。

战局在一瞬间,达到了诡异的平衡。

济州这边,李靖的计划好到天衣无缝,完美的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赤裸裸的阳谋。

别说是刘文静,就算是韩信和殷诚来了,也得深陷其中。

可因为刘文静很清楚济州城内什么情况,他完全不需要进入济州城,就可以指挥济州的军队。

因此并不着急和徐道还有司马懿汇合。

反倒是想在外面待着,吸引蒙恬军的火力和注意力。

以防止济州落在他们手里。

青州这边,白起的攻击猛烈的韩信和殷诚根本不敢正面交锋。

可就是因为兵力不足,包围圈缺了一个口子,无法对殷诚和韩信军造成合围。

每次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眼睁睁的看着韩信军和殷诚军逃出自己的视线。

整个战争打的是稀里糊涂,可偏偏,双方的主将还都觉得自己的方案十分高明。

却在实施之中,根本无法推进。

战争又打了两天。

济州这边打的是有来有回。

不管蒙恬和陈庆之怎么攻击,刘文静就是不往济州跑,宁愿和大部队待在一起,冒着被团灭的危险和蒙恬军周旋。

青州这边,白起的粮食慢慢的耗尽,还剩三天军粮,火器的补给也快没有了。

根本不可能彻底打败韩信和殷诚军。

而殷诚和韩信这边,粮食基本上见底了——省吃俭用,最多撑不过三天。

士兵们一人一条裤腰带,打仗之前松开,打完仗下意识的再勒紧。

军队虽然还没出现非战斗性减员,但战斗力几乎是断崖性下降。

曹参着急火燎,心里一边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