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跪求一发首订!!!!)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河中之水歌】

早朝产生了件很让人的事情,前几日还对朝政典章礼制不甚熟稔、甚至闹出笑话来的司隶校尉董承,在今天的常朝像是换了一个人似得。不仅懂得了规矩,要害是还明确了要在朝廷立足就必须学会的利益交换与让步。

董承一改常态,没有再提立后的事情,反倒是公事公办的交代了自己负责的上林苑清丈一事后,旁敲侧击的说起了奉玺绶与河南尹骆业前往雒阳、为天子生母迁陵改葬的侍御史裴茂。董承认为裴茂此行彰显天子仁孝,应当在他临往之前加官行事,以示郑重。

天子不由得侧目,没想到董承不傻,还知道通过这件事来提示天子不要忘了当初答应的事情。

要知道当初天子为表孝道,在群臣提议亲政之前开出的条件就是要给自己的生母一个名分。如今他的生母王美人已经追尊灵怀皇后、仪比敬、恭二陵,姿势都已做足,接下来就该商议亲政的事了。

而亲政同样有一个条件条件,那就是让群臣心系不已的立后。

天子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在心里感叹,别认为穿越了就了不起,不要小看这个时代的人物。就连名不见经传的大表哥王端都能在公车司马令任上干的井井有条,毫无差池,就可想而知能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还真没几个是泛泛之辈。

看着董承如有神助似得在与太尉马日磾等别的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该给裴茂什么样的封赏,天子默默看着这一切,自觉的没有插嘴。底下这些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有所指,显然是都在等着天子发话。

立后一事拖到现在,也是该有个定论了。

天子实在心里早就想好了人选,但事到临头、话到嘴边,却一时梗住了。

他两眼放空,脑海里忽然响起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带着少女的天真烂漫,一点一点的拨弄着天子的心弦。

那娇小灵动的身姿在眼前越发的清楚,天子差一点就要在脑海里浮现出她的轮廓。

只听这时——

“司隶校尉臣承昧逝世进言。”一句话忽然打断了天子的思绪,董承忽然举起手中的笏板大步跨到了中庭,他身为三独坐的‘雄职’司隶校尉,自然有这个冒犯圣听的底气:“当年孝昭天子立后加冠,年虽十二,却建复兴之绩。君上聪仁英睿,犹有过之,自当效孝昭故事,早日亲政。”

天子打了个激灵,猛然回过神来,他态度严肃,眼力打量着四周,底下一大帮公卿俱沉默不言,显然都是在心里赞成董承的话,只是不想自降身价往附和罢了。

“灵怀皇后是我生母,所谓慎终追远,掘陵复土一事必当郑重。”天子缓缓说道:“侍御史裴茂,可命持节、行司空事。临行前先来陛见,我有话要交代。”

侍御史裴茂闻言从底下人群中起身走出,拜倒称是。

“至于长秋的事,我这几天也想过了。”天子话音刚落,底下瞬间变得针落可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候了天子的决定。

天子微微阖上双目,毫无情绪的说道:“朱紫董氏,良家淑媛,有关雎之风,母仪之德。宜配偶,进主掖庭……”

之后引起的动静天子已经不想在往留心了,大局已定,旁人的谏阻自有董承主动替他拦下。天子坐在高高的御座上,还想居心细听刚才那阵银铃般的笑声时,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了。

第二天天子一直闷闷不乐,在从石渠阁返回宣室殿的路上,小黄门穆顺体贴的问道:“陛下,今天气象倒也凉快,要不往柏梁台吹吹风?或者带羽林往上林苑骑马?”

一番好心,在天子耳中被联想到了别的:“不往上林苑,摆驾往掖庭。”

话刚说完,天子就懊悔了,他此时实在不愿意往掖庭见那个人,尤其是在刚下了那道伤人的决定后。固然未有对她做出什么承诺,但天子心里依然还是感到辜负了宋都的一片真心。

此时穆顺已经吆喝了人掉转车头,天子也不好让人看出他心虚胆怯的样子,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掖庭。

侍中等近侍官不许出进禁中,是故到了掖庭宫门,随从者便只剩了几个小黄门。

自从袁绍屠杀雒阳诸宦,宫里老资格、能干事的黄门本来就未几,掖庭里的黄门更是十个有九个天子都认识。

只是随着天子的威严渐重,那些黄门以前见到天子时还敢在墙边耳语、做小动作,孰为不敬。如今见了天子,或是低着头跟在身后、或是在路上跪伏迎接,不敢吭声。

跟天子住的前殿一样,椒房殿也是保持着前殿后寝的格式,天子走过殿门来到庑廊下,看见一群黄门、宫女正低头俯身、或是跪趴在地,像是在找寻什么东西。

天子眉头一皱,刚要发作,却发觉脚下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暴富从拒绝宅斗做起 总裁大人,体力好! 基因武道(永恒武道) 八字人生 第一部:八字奇… 大明才子风云录 医家女 斗神(失落叶) 杨潇唐沐雪小说阅读 狼性总裁狠狠爱 都市风云乔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