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三章 疑窦丛生(1/2)

作者:武陵年少时
“其贼滑头,更当设谋。”————————【生经】

为孙资求做官、借此探知天子会如何启用那批新晋的关东士人,这是出于黄琬等人的授意。而再更深远一点细究,那就是对荀攸个人的算计,是出于王允的授意。

孙资在太学受业的时候,很有才干,这个荀攸也曾有过耳闻,而当时夸奖过他的人之中,正有他的同乡王允。

事情想到这里就明确了,假如荀攸荐举了孙资,等若是将他与王允间接产生了接洽。而王允必定是想在背后做些什么事,所以才试图收买荀攸,盼看荀攸在天子跟前作粉饰。

王允都已免职还乡,再无起复之看了,还想做什么?又能做什么?在这之中,黄琬知不知道王允的打算?假如黄琬知道,那么杨氏的态度呢?当初罢黜王允的时候,杨氏可没少出力。假如黄琬不知道,或是杨氏被人故意蒙在鼓里了……

荀攸越想越是冷汗涔涔,他几乎都能预感在不久的将来朝廷会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一个不好,就连杨氏都有灭顶之灾。

他不愿再与多重身份、又别有居心的孙笃持续交谈下往了,荀攸再足智多谋,也不敢牵扯进这种事里往。幸好他早早看清了这背后的算计,要不然他这次就真被拐上贼船了。

孙笃镇了镇心神,很快反响过来,说道:“荀君多虑了,这纯粹是在下私事,只想给我那远亲寻个做官……却不知……”

他警惕翼翼的看了荀攸一眼,复又问道:“荀君忽然提及太原的那位,是何用意?”

“只是想提示孙丞,凡事需当慎行。”荀攸此时也不再假以温辞,冷冷言道:“孙丞本也是六百石令官,经过一次贬黜后,好不轻易起复,理应不忘前车之鉴。”

孙笃一愣,旋即怒说:“荀君这是……”

这时候忽然来了几个黄门,正好给荀攸解了围,那几个黄门中间一个正是内谒者令李坚。

李坚看也没看孙笃一眼,对着荀攸露出一脸谄谀的笑脸,和睦的说道:“荀君可让人好找!刚才荀君走后不久,国家便让中台拟写诏书,这会子吩咐奴婢来宣诏。”

孙笃立即收敛怒容,转身看向李坚,荀攸同时也不再与孙笃进行口舌之争,移席拜伏。

“制诏侍中攸:卿操守浑厚,心怀社稷,能为人所不能为。今加攸平尚书事,参与机务,次录尚书事以下。看卿束身自修,谨言慎行,上尊天子之德,下敬臣子之节。”

平尚书事!

‘平’即评议,是参与谋议的意思。加此职衔者,可以参与评议论决尚书政事,为机密要职。两汉以来,多加于侍中、黄门侍郎之类的中朝官等天子的亲信近臣,地位虽逊于领、录尚书事的外朝公卿,但本质权利却没什么差别。

李坚的到来不仅是给荀攸解了围,反倒让荀攸陷进了另一个震动当中,他知道天子对他的器重程度远超尽大多数臣子,可万万没想到天子会将如同相权的平尚书事加给他。

突如其来的恩赏没有冲昏荀攸的头脑,他冷静地成果诏书,看着李坚,眼神带着探听之色。

李坚会心,笑嘻嘻地开口道:“除了荀君,还有侍中杨公也得此嘉赏,陛下身边六位侍中,本日唯有杨公与荀君荣膺懋赏,圣誊非凡。奴婢得以追侍天子左右,蒙恩传诏,也是与有荣焉!”

杨琦也加了平尚书事?这样再算上尚书仆射杨瓒,弘农杨氏可是一下子出了两个相啊。

荀攸不经意的看向一旁的孙笃,发觉对方也是一脸诧异,眼底悄然擦过一丝凝重。荀攸看到这里,心里总算松了口吻,看来杨氏也被人蒙在了鼓里,事情也不算太糟。

如今就看天子知不知道这个事了……

此时的天子已换好了正式的衮服,当他冒着风雪走出温室的时候,天空已经阴森沉一片了。更鼓声透过层层宫墙从远处隐隐传来,更增长了四周的安静。

“这进夜得越来越快了。”天子皱着眉看向阴郁的天空。

穆顺在一边陪笑道:“可不是么,每到冬日里,天气就黑得快,还不到旁晚就得掌灯。”

奉车都尉刘璋就在丹墀下候着,远远见天子与穆顺一行人打着仪仗下来,忙上前几步对天子稽首道:“奉车都尉臣璋叩见陛下!”

天子伫立原地,看了被风雪吹得瑟瑟发抖的刘璋一眼。天子打算在明年的时候对汉中动兵,在那时候,作为益州牧刘焉留在朝中的几个儿子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只是现在不是跟刘璋说话的时候,天子只看了他一眼,没有吱声,点了点头算作回应,而后由穆帅扶持着走进銮驾。

初平三年十仲春初六。

未央宫,路寝殿。

天子燕礼。

卿大夫有聘而来,与之燕三,牡劳使臣,燕礼是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医学生的自述 我家师姐超护短宁凡柳云烟 大秦之一世长安 上门女婿范建明方雅丹 公子独宠:女王陛下万万岁 纲吉今天也在瑟瑟发抖[综] 最强特种兵王 欧先生你老婆太能打了 贵女纪事 丧尸妹子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