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昼夜胆怯,唯恐不卒。”————————【说苑·谈丛】>
张猛一马当先,带着两千余名长水营骑兵纷纷鞭策战马,朝着惊恐散乱的叛军追往。马蹄蹂躏着平地上的青草,扬起数不尽的黄土尘粒与草叶,伏在马背上的人随着马身高低起起伏伏,就像是弓背跳跃在马群之上似得。他们被叛军的仓促后退所勉励,一个个发出尖锐的怪啼声,或是拉起弓远远地朝敌人背上射出一箭、时不时地射逝世几名倒霉的叛军。>
自重建以来,长水营便恢复历代传统,大都由羌胡骑兵组成,其间夹杂着少数汉人骑兵,这些胡骑重要是当初荀攸在李傕反攻长安之前,与皇甫郦亲身前往左冯翊招募的羌人义从。这回河东反叛,冯翊羌胡之所以没有牵涉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于他们部族由于长水营的缘故而得到了很多优待,所以没有替人卖命的理由。>
更何况这次是天子亲征,左冯翊那些本有些蠢蠢欲动的豪强以及试图张看形势的羌胡一见到兵甲齐整、威武雄壮的南北禁军时,尽皆逝世了那份浑水摸鱼的心,果断义无反顾的参与到朝廷征讨河东的行列里来。>
这回长水校尉张猛抢占先机,宜将剩勇追穷寇,其统带的两千多名以羌胡兵为主的长水营个个耀武扬威、斗志高昂。被他们射中的敌人翻滚在地上,长水胡骑看也不看,径直踩踏过往,留下一地血肉含混的尸体,染红了鲜绿的草地。>
李大目腿上中了一箭,渐渐被叛军落在后面,身边几个曾经所谓的黄巾袍泽也早就大难临头各自飞,唯有刘石一人还在挽着他的背吃力的流亡着。>
“兄弟,听我说……”李大目衰弱的在刘石耳边说道。>
“你给我闭嘴,我现在没工夫跟你说话!”刘石气急败坏的喘着气说道,他手里提着刀,另一只手牢牢挽着李大目,说话时还不忘回头往看追兵还有多远。>
就在这个时候,刘石两脚忽然互相一绊,与李大目猛地摔倒在地上。刘石的头恰好撞到一只铁制兜鍪上——那只兜鍪估计是程银手下哪个头目在逃难时丢弃的,刘石两眼刹那闪耀金星,头脑也不禁晕眩起来。>
他还来不及呼痛,又勉力从地上爬起来,再往试图拉李大目。>
这时候他们已经彻底被身边的毛病甩开了,李大目一掌打开了刘石伸来的手,斥道:“你快给我滚!自己的命才要紧!”>
“你忘了咱两从村庄里出来追随大贤良师时说的话了么?做兄弟要逝世一起逝世,要活一起活!如今大贤良师不在了、黄巾不在了、我们的村庄也不在了,我现在只有你了!何况你曾经还救过我的命,难道你要我以后做一个无义之人苟活下往么!”刘石嘶声吼道:“用命欠下的债,就要用命来还啊!”>
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执没有持续多久,就在刘石将李大目脚步踉跄的扶起时,身后的一个胡骑在马上稳准的射出一支箭矢,这支箭正确无比的射中李大目标后背,锋利的箭簇瞬间从他的胸膛穿刺出来,带起一朵血花。>
“大目!”刘石目欲眦裂,嘶声叫道。>
李大目惨然的笑了笑,然后身子一软,无力的倒了下往。>
刘石见李大目当场殒命,顿时勃然大怒,拿着刀转身发狂似得、一边叫嚷一边迎着追来的长水胡骑跑往。高速奔跑的骑兵根本没有由于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有所停止。当先一名胡骑在马上侧伏着身子,手中马刀探出,在刘石尚未来得及砍杀的时候,胡骑的刀锋便轻松的平切脖子,刘石的头颅被完整的割下,带着惯性抛向空中。>
鲜血像是喷泉一样从脖子里喷涌约有三丈高,发出滋滋的声音,而刘石无头的尸体居然仍保持着拿刀的姿势,直到被经过的骑兵给撞到、蹂躏。>
刘石的头颅旋转的飞在半空,在他那苍白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一丝苦笑。>
还认为,自己能砍翻两个人呢。>
他们二人的逝世往仅仅只是这场追击战的一个插曲,张猛骑马跑在最前面,在追击的全部过程中他从未有弯弓搭箭的举动,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程银。>
自打开战以来,程银的人头便是张猛在心里给自己预定的战功,也只有这个战功,才干盖过与他同期领兵的张辽如今身为中郎将,走在他前面的嫉妒、才干让全部北军都知道,自己比中途进伙的高顺更合适做具有特别政治意义的中垒校尉!>
张猛打马而前,一路穷追不舍,他们随着流亡的叛军一起跑到了一处小坡,这时候程银忽然分兵,一部分全都跑进了旁边的一片树林里往了。那树林顺着坡度向上绵延生长,渐渐的止于陡峭的岩壁之下,而头戴兜鍪的程银却一直跑向深山的山谷之中。>
叛贼跑进没有退路的林子里,显然是要掩护程银流亡山道,对方手下尽是步卒,士气已丧,即便是夹击也断然不是手下长水胡骑的对手,只需留心戒备就好了。>
张猛如是想到,于是他也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