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逝世,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
他本来是想找兰台令史蔡邕,与他交代一些事情之后,径直往对面的石渠阁,并传唤秘书监众人过来读书。岂料蔡邕没有见着,反倒是在天禄阁见到了万年长公主刘姜和怀园朱紫唐姬。>
今天刘姜少见的穿着宽袍大袖,头上戴着珠钗螺钿,给往日清丽的容颜增长了几分艳色。>
天子心中一动,一边坐下,一边招呼着唐姬不必拘礼:“皇姐不是向来在自己的居处看书么?怎么到天禄阁来了。”>
“书上有些不懂的处所,想找蔡公请教。”刘姜好看的眉睫微颤,眼力往空阔阁子里扫了一眼,淡淡说道:“我才来不久,惋惜蔡公本日不在。”>
“蔡公本日何故未至?”天子沉吟了一下,话头顺着刘姜说了下往。>
唐姬这时在一旁笑着插话道:“蔡公的女儿来长安了,正好轮到休沐,故而回家陪女儿往了。”>
“女儿?是蔡琰?”天子眉头一挑,‘文姬回汉’的故事他在前世就有所耳闻,只是蔡琰自从丈夫亡故以后,便退居老家,一直不曾得见:“何故这么晚才来?”>
天子话说出口顿时感到有些不对,连忙补救道:“蔡公如今在长安为官,她本该早就来了,这一年却为何不曾听闻此人的消息。”>
蔡琰虽有令名,但终回是个女子,天子对她如此上心,不由得让刘姜想了想,说道:“往年袁术进军陈留封丘,道路不宁,蔡昭姬再如何也不会犯险。而袁术退兵之后,陈留郡守张邈素来尊爱士人,蔡昭姬这才得以来长安。”>
“陛下来寻蔡公……”刘姜皱着眉,忽然有个难以置信的动机:“难道是为了蔡氏女?”>
“什么?”不仅是天子,就连一边的唐姬都一副惊愕的样子:“皇姐说笑了,我寻蔡公是有正事。”>
“是么?”刘姜眼神明显带着不信。>
天子简直哭笑不得,正好这时穆屈服外间走进来,说是皇后有事相请,天子也不管其他,借着这个机会走了。>
刘姜不动声色的看着天子来往促的背影,心里愈加认为对方是做贼心虚。>
“想来也是。”刘姜手里握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轻轻抚摩着,口中轻叹了口吻:“那人既通诗书、善属文,还精于乐律。性子也还不错,可以说是样样都与陛下般配……”>
刘姜独自在哪里推敲着,但在唐姬看来这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毕竟天子刚才那番话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处所。她拢了拢袖子,忍不住解释说道:“蔡公的女儿昭姬少说也有二十岁了吧?又未曾进过宫,陛下如何会记挂这么个女子,长公主可能是多想了。”>
不知为什么,唐姬近来一直感到刘姜自打爱好看书之后,性子就变了很多,若说是以前到还有一些少女故作成熟的青涩,现在可以说是愈加的有城府了。>
“我可没说是蔡昭姬。”刘姜低垂着眼睑,好似回想起了什么事,又好似在心里打算着什么,语调极慢极慢的说道:“蔡氏的女儿可不止一个。”>
在回往的路上,闭眼假寐的天子陡然睁开双眼,用极认真的脸色说道:“不对劲!”>
陪坐骖乘的黄门侍郎金尚被吓了一跳,非常勇敢的愣怔着瞪向天子。>
天子眼角余光瞥见十分好奇的金尚,脱口而出的话也被他咽了回往:‘刘姜向来爱好素雅的衣饰,今天却戴了如此多的头饰,来见蔡邕需要这么打扮?’>
“穆顺。”天子把穆顺唤了进来,金尚自觉的缩在角落里,看着天子在穆顺耳边小声吩咐道:“你往石渠阁找王辅,让他平日多留心些……”>
穆顺唯唯诺诺的应了几声,紧接着便下车走了,天子这才转过火来看向躲在角落里尽量不往偷听的金尚,那股既好奇又胆怯的神态让天子忍俊不禁:“金侍郎,角落里如何伸得开腿脚,坐近些。”>
金尚字元休,是京兆人,与韦端、第五巡俱著名京师,号为三休。他往年曾与韦端一同被马日磾举荐给天子,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当初天子身边的黄门侍郎如今已有的被提拔为侍中、有的则被外放。老一辈的黄门侍郎现今也只剩下他和一个叫邓昌的,邓昌出身南阳邓氏,勋臣贵胄之后,金尚并不知道他为何没有得到天子的赏识与重用,但他却知道自己的。>
自己曾经与马日磾走得太近了。>
他没有韦诞、韦康那样的好儿子能与天子打小造就情绪,自然也不会有韦端那样好的运气为天子所重视。>
以往骖乘的无不是那几个亲近的侍中、侍郎,根本轮不到他来骖乘,可那些人无不是在各自忙着各自的事,如崔烈忙着搜集收拾图书;荀攸、杨琦这两个担着平尚书事的侍中在承明殿理政;还有皇甫郦告假,巧了似得都不在近前。而毌丘兴那几个新晋的黄门侍郎自觉资格太浅,忍让于他,甘心坐在后面的副车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