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1/3)

作者:武陵年少时
“伏蒙陛下亲洒宸翰,展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御书屯田三事跋】

曹操与刘备二人羽翼未丰,对朝廷的态度还算恭敬克制,是故天子也没有将其视为逝世敌,而是看做是可以收买、收编的对象。在此之前,天子已经见了不少如司马懿、周瑜、法正等历史上的名人,对于曹操、刘备这两人,天子心里一直都是很想见上一面的。

他曾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能见到这两人同时站在自己眼前,顺便算上孙权,对自己俯首称臣的样子,那必定会让自己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至于如何在朝堂驾驭这两人,天子对自己很有信心,也将其当做一个寻衅。

既然在此刻的环境下二者尚未真正养成野看,还有一颗算是为国为民的心,那么天子也不该恶意的敌对。尤其是刘备,且不论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至少在此时,天子出于各种政治、利益上的考虑,以及各类事件的发展趋势,他也要对其示以优容。

“如今朝廷振作,想必以后不会再有宵小敢行此违逆之事。”说着,天子的笑脸有些讽刺,这话连他自己也不太信,他复又说道:“刘备本是齐相,因缘际会,复为徐州牧陶谦署任沛相。如今青州丧乱,路途多险阻、盗贼,再使其返程,也难济其急难。何况乎有吕布在彼?”

赵温与荀攸微微低下了头,静待天子的安排。

“即刻颁诏,念刘备劳有前勋,敬守忠义,转沛国相。”天子略一思忖,继而说道:“听闻他还是我汉家宗亲,那便再封其为宜城亭侯,朝廷给了他如此优待,且看他要用什么往返报朝廷!”

这似乎有要与曹操彼此既合作、又牵制的意思了,荀攸心中一动,忽然联想到了某个名看卓越的宗亲、以及刘备与大儒郑玄、孔融等人交好的传言,或许……天子要在刘备身上预埋暗棋了。

“臣谨诺。”赵温尽不含混的答应道:“刘备此人申明不显,臣也未闻其有何忠君之事,但观其乃宗亲远支,得朝廷优渥如此,理应竭力尽命,报效于陛下。”

话很熨帖,天子也深认为然,想了想说:“还有吕布,他在北海相任上做的不错,又是剿平盗贼、又是安抚百姓、还创造了辽东太守公孙度侵占他郡、私设州官等不法情事。种种勋劳,朝廷应当旌表,彼让魏续暂代东莱太守的表奏数月前便呈上来了,这会子将其诏准。至于吕布本人,则改拜为安东将军,督青州军事,领北海相如故。”

吕布本来是安汉将军,如今转拜为安东将军,说起来除了有督青州军事的权利以外,并没有多大的差别。由于在汉代,四征、四镇等将军还未正式形成体制,四安将军还是魏初才开端兴起的,此皆位于杂号将军之列、居于卫将军之下。

荀攸知道天子有意拔高吕布在青州的地位,使其能更好的与袁谭反抗,最好是能与田楷等人达成三方平衡,不使一家做大。作为朝廷安排在青州,防止袁绍将权势往南延伸的棋子,仅给个督青州军事的权利,将军职的杂号改成另一个杂号,似乎还不够。

此外,荀攸知道天子早有创新制度的想法,正好借此试一下水。

果然,当荀攸将想法告诉了天子之后,天子立即拊掌说道:“荀君倒是提示了我,我汉家肇基以来,唯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才称尊贵。余者杂号将军皆主征伐,事讫则罢,然未有定规,本日正好趁着此事,将其职权详加甄别,以规定制。”

荀攸与赵温闻言,皆侧耳旁听。

“前后左右将军之下,设‘征、镇、平、安’四方将军,取‘真正平安’之意,彼等将军各司其职,其‘征’字将军专以征伐外寇异族为主;‘镇’字将军则以镇守、防患新辟、大乱初定之地为主;‘平’、‘安’则以平息州郡内乱为主,视战事大小,而设将军或中郎将。四方将军以下,便是各杂号将军,战事遣将,依军职分高低。”天子轻声说道。

根据不同的战斗功效与烈度来划分四方将军的职能,类似于后代的某方向军区司令或者团体军司令,在天子的假想中,像是中原这些腹地若是承平、回化已久,境内无事,就不需要设置四方将军。而若是像扬州、荆州这样多生民乱的边地,就需要根据上述规定的条件安排不同的将军守备。

看待域外的土地也是一样,一开端用‘征’字将军承担方面军总领的权责,待土地回我版图之后,再改设‘镇’字将军于当地镇守反叛余孽,随后根据其地的回化程度逐渐削减四方将军的等级,这也是一种将异域变为殖民地、再变为中华固土的过程。

前后左右将军及以上诸将负责屯兵京师,警惕四方;而四方将军及以下各将就负责为朝廷开疆辟土,剿平内乱,当然,这些将军都是权时之制,皆不常设。

荀攸略微思索后,道:“陛下此举确能划清职司,也有循序而渐进之意,只是现有镇南将军刘表,镇北将军公孙瓒二人是否也照如此办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道友贵姓 安尔赫斯魔法学院 豪门枭士 重生之北国科技 将门狂徒 虫族碾压修真世界 明光 重生香江巨擘 朔方的风江南的雨 强闯豪门,掳获总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