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 三十一章往事——武当□□(1/2)

作者:殊胜玄明
话明君当年在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武当山太岳与玄天真武大帝诀别时,将三圣合一之本体脱离留在了武当山,玄天真武大帝奉元始天尊之命,为免群邪觊觎,以将三圣合一之本体肉身藏于太岳地心之中,沧桑岁月不知年,也不知又过了多少年?

还是武当山银顶峰,夜幕低垂,黑暗笼罩,天空星月隐匿,大地万籁俱寂,端坐于武当金顶大殿之上的玄天真武大帝突然感到心绪不宁,而这种感觉对他来自成道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他想将心头的散乱与恐慌压制下去,并运玄功来未卜先知的探查混乱心绪的来源,但是以往百试不爽的预见能力,现在去一无所获,仿佛一个人打开地宫宝库,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意外连连,

于是他想起了当年得道时,道祖老子曾对他过,以后除非是比他能力更强大的存在出现在他的生命进程中,否则他已得道跳出轮回,不受三界毁灭法则制约。

因此他知道肯定有法力不可思议的存在与他的生命交集,所以他看不清也预测不到,事态的进展,这种状态就象世俗人界一个学问很高的人,他看很低的知识可以一目了然,但是要超越他知识范围更高的问题,他同样迷惑不解。

玄天真武降魔大帝手轻轻一指殿顶,顿时殿顶的“天窗”打开来,一道圆形周围还环绕着镂空光线的光柱射入殿内,在地上形成一个光芒闪烁的太极图形,周围是八卦光影,

接着武当山太极湖突然整个湖面变成了一面巨大的镜子,发出微妙玄通不可见的光芒,只有天目层次很高的人可以察觉得到它的辉光存在,

这时,太极湖变成的镜子幻化出一面镜子的虚影,升起浮现于湖面上空,并且光芒向四面扩散,镜体也随着光芒的扩散而无限放大,等到镜子辉光将整个武当山全部笼罩,镜子的直径也放大到与武当山方圆面积相一致,

然后这面巨大的镜子虚影竟然渐渐直立起来,并不可思议一样的如风车般翻转起来,整个武当山与其对应的上方天空实景全部进入镜子所能照见摄入的范围,镜光所到,无处不照!

顿时,太岳山全貌与天空景像动态一一呈现展示在这面镜子中,然后太极湖将湖灵形成的镜中景像一一接收,反射回金顶大殿顶上的“天窗”,透过天窗又射入殿内,地上的太极与八卦光影突然象是活了起来,

一会就显现出整个武当山与其上空的全景实况,而且也慢慢从地面竖立了起来,变成了全息立体的影像,看得非常清晰生动,就象地面上凭空升起浮现出一座武当山及上空的全貌影像,活灵活现,纤毫毕见,比人界后世的电影还要立体、真实、直观!

星月无光,巍巍武当伫立在茫茫的黑暗中,玄天真武大帝注视着眼前飘浮在殿内的武当山,仿佛农夫在静静深情凝望着他金色的麦田,眼神里充满了对武当的期望与信仰,

人间不知转过了多少次轮回,月亮不知历经了多少般变幻,寒来暑往,阴晴圆缺,人类祖祖辈辈、生生世世,在生命的进程中,在岁月的长河里,在沧海桑田,雨雪风霜,世事无常,悲欢离合中,等待、寻找、期盼神的降临,

渴望神的眷顾,解脱身心,超然物外,无烦恼疾苦,无生老病死,人身永保,美好如初!向往追求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庚的永恒!

于是修炼就是向神的路上迈进的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虽前路茫茫,苦难丛丛,纵人天魔劫、危难凶险,了断世缘、抛家舍业,绝名弃利,深山苦行,寂寞之心诉于谁知,高处之寒何人明了?但追梦的决心,却一如飞蛾扑火一般,壮怀激烈,不死不休!

玄天真武帝君修于武当,成于武当,守于武当,武当就如他的精神家园与深情故土,不觉已历有万世,他从没有想过要与她分离,但今晚他的道心却起了波动,他知岁月变迁,生命无常,也许殒落,但他也决不会离开武当。

这时只见武当上空,突然出现异动,只见一团九色琉璃的光团从天外高空突然显现,并自上而下高速度有目标的对准武当山星驰电掣,追风逐月般飞驰疾射而来!

宛如是从万丈高的苍穹深处刹那间显现,穿越万里之遥突袭而来,其攻击目标之精确,射程距离之长、空间间隔之远令人咋舌!

并且此物虽然距离非常遥远,但其中蕴藏闪耀的流动光华充满了惊天骇人的毁灭气息,令人有触目惊心,不寒而悚之感,同时此物在越来越拉近空间距离的同时,其威能还在不断递进累积与蓄势,连人界空间都被此光给灼伤扭曲了!

玄天真武大帝不由的面色大变,站立起来,惊呼道:“这是什么?如此霸道强悍!”,虽然他心头大震,但毕竟是道高法强之降魔大帝,他双手没闲着,立马开启施展武当山的防御与拉截功能。

只见殿内与外部的整个武当山中生起丝丝缕缕云雾青光,并迅速如万马奔腾,江河决堤奔涌般“哗哗“滚滚倾泄漫延扩散开来,一会就将整个武当山罩得严严实实,好似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完全隐匿于山雾青气之中,

同时玄帝还不放心,念动法诀,道袍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乱世之王 同居万岁 火凰 吞天龙王 重生归来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向东有海向南有星 精灵之从做领主开始 元气少年 求活在金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