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届]数字点评:他山之石评凡人点点滴滴
发表人:书友101119258846
发表时间:2011-0-14
超长贴,十四楼,数字非名人,爱插不插!
近读梁羽生以“马甲”——佟硕之写的旧作《金庸梁生羽生合论》。
有几点感慨:
□为神马要用马甲啊?
刚到凡区发贴时,我差点被误会为某人的马甲。
连梁大师都有不清楚的原因,我现在理解网上、凡区马甲众多的原因了。
□为神马看不到凡人和起点同类修仙比较的贴?
那些来倒乱、搞破坏的贴子不算。
我期望在凡区看到“金梁合论”之类贴。
凡区的大才无数,盼那位才来一篇。
想再等一个月,如果仍看不到。
我虽不才,却想在凡区内找个大才合写一贴,有应召的吗?
因为我除看凡人外,还没有看过其他与凡人人气差不多的同类作品。
闲语少,继续聊。
——————————分界线————————————————
金庸梁羽生合论佟硕之(梁羽生)
近十年来港台东南亚各地武侠大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他们的在写作手法、内容意境上都颇有推陈出新之处,一般人称之为“新派武侠”(包括受他们影响的诸家作品)。香港报纸常简称为“新派武侠”。而金、梁二人,直到现在为止,盛名未衰,是公众所熟悉、所承认的“新派武侠两大名家”。
——————————分界线————————————————
想知道谁是起点中网修仙的开创者?
忘语是修仙的发扬者吗?
真希望看到这方面的贴子。
当然更想忘语换个马甲来评价自己作品,或与他人作品比较。
我是喜欢看热闹的。
尽管也看不懂门道。
总希望几年以后,也有一个神马“新派”修仙,其中也有忘语的名字。
——————————分界线————————————————
金庸曾在报纸撰,认为“新派”未必胜于“旧派”,似不愿以“新派作家”自居,这或许是他的自谦,他这论点我也大致同意。论到“艺术水平”,新派武侠未必胜得过唐人的武侠传奇,甚至也未必超得过近代的白羽、还珠。不过他们的既然确是有与前人不同的“新”处,而又为公众所接受、所承认,则“新派武侠名家”这顶帽子,也就不是我给他们硬加上去的了。
“艺术水平”是一回事,能否普遍适合读者又是一回事。不论任何立场的学评论都有一句常用的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港台等地新派武侠之流行,自是与当地社会风气、读者心理(喜欢刺激)、接受水平等等有关,原因复杂,且是题外之话,这里不论。
唐宋传奇,今日读者怕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白羽、还珠二三十年前红极一时,但时至今日,对海外读者而言,也未必能与金、梁争胜。据朋友见告,前几年香港某些与大陆有关系的报纸,曾刊载过白羽、还珠的武侠,结果大大不如金、梁之受欢迎,可为例证。也可见得金、梁的武侠,确是“合乎时世”的“新派”了。
——————————分界线————————————————
将凡人与四大名著相比没神马意思,因为它们不在一个平台上,既使比出一个是非功过来,不管谁对谁非,可能会引起大家不信服。若要比,就跟旧的仙侠相比,最好与起点同类热点作品相比,才带劲,才有意义。大家喜欢看热闹,同台较技打擂才热闹。
——————————分界线————————————————
其次要略为解释一下“排名”问题,若按“出道”的先后来,应是先梁后金,但“梁金”读来不如“金梁”之顺口。“金梁”二字,还有个巧合之处,是近代一个名人的名字,清代最末一科的进士,清史稿的“校列总阅”。以金庸梁羽生合称“金梁”,颇为有趣,因此我也就顺笔写为“金梁”了。姑且委屈梁羽生一些,却决非有意抑梁抬金,请梁迷不要误会。
——————————分界线————————————————
想问一下,比忘语出道更早,且有名的网络写手有那些,没事时候我去看看他们的作品。
现在起点中网中能与凡人的竞争作品有几部?
忘语等写手们都在起点打工,职场之间相互争斗肯定有的。
怕竞争,怕打打杀杀不是凡人的风格,也不是韩老魔的风格。
更重要原因我闲时喜欢热闹。
或许我在看完热闹之后也弄出个“门道”。
一不心,就在凡人书评区上发表。
可能写出的贴子,与梁羽生的合论书评会相差太远,但我向他学习还不行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