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西京(1/2)

作者:让你窝心专栏
>

眼看已是十月中旬,天子却还没有回京的意思,参政知事李纲和右相陈遘两人来到洛阳迎天子回京。两人都已多年未到过西京,当来到城下时都不由的赞叹一声,此刻虽还没有窥得全貌,但也可看出比之隋唐之时的洛阳城领域还要大上一圈。

五代之时城池几经兴废,太祖登基后定为西京令人修葺,也只是草草筑起了一道丈余高的外城墙,后来又在女真人南下时两军争取中被毁。而现在城墙高有五丈,城基皆是条石垒砌,城头上又修起高峨巍耸的城楼,宽达十五丈的护城壕,上面架起了三座拱桥,一旦敌军到来只要将桥拆毁便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

城池的防御措施也十分完备,羊马城、瓮城、马面、角楼等一应俱全,并在城上修筑了炮台,搭建了大小不一的堡垒。他们知道这些筑垒平时可以存储弹药、方便官兵值守,战事就成了一个个坚固的堡垒,即便敌人上了城墙也会被凶猛的机枪火力封逝世道路。另外他们听说城墙之中存有暗道,可以用来躲兵、运兵,并在城墙中部开有射孔,但是现在皆隐于其中,难窥全貌。

洛阳城是以洛水为城市的中轴线分为南、北两城,北城自建城之始便是宫城所在,而南城一直作为坊市区。而这时接到当朝两位宰执到来的消息,洛阳留守许宏率众促来迎,将他们接进城中。李纲两人起先还惊于西京城防的坚固,可当他们一行人由南门进进后又不禁发出感叹,首先映进眼帘的是条宽达三十丈的大路。而城下则是一道二十丈宽的环城路,郭城内则由垂直交叉的道路划分出若干方形或是长方形的里坊。

“许大人。这洛阳南城在唐时据说八十一坊、两市,看如今样子容貌似不逊于盛唐之时吧!”李纲边走边问道。

“李相。南城的坊市皆以重新方案,大小里坊已有百数,在洛水南岸也复建了两市,规模以超出唐时!”许宏恭敬地答道。

“许大人,这坊市密布,当初建城时是不是拆迁了很多民户啊?”右相陈遘问道。

“陈相可能有所不知,洛阳城在女真进侵之时两军在此几次争取,房屋尽毁,百姓或逃或亡。甚至被女真所虏,人口不足先日之二三,外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成为狐鼠鸟兽之家,城池与重建无异,哪里还有扰民只说!”许宏苦笑着说,他曾在收复洛阳之初就曾担负留守之职,甚是懂得当日之惨状。

“看本日之繁荣真是难以想象当日之景象啊!”陈遘感叹道,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布满着南腔北调的吆喝声,及满眼的酒旗、幌子谁能想到这里曾被战火毁灭。

“大人说得是,当日陛下下令重建洛阳城时有令先建市后建城,首先修筑道路。疏通运河,着力建设发展洛水之南的里甲坊市,并收拢逃散的百姓。招募流民给予优惠,开垦地步。兴修水利。”许宏说道,“而洛阳自古便是沟通西北与中原的要道。更有运河的往来方便,没有几年工夫这里贸易便逐渐恢复,然后才利用税收所得建起城池,如今城中作坊和商展遍布,可谓一地难求啊!”

“陛下考虑真是深远,此前都是先建城后有市,陛下却反其道而行之,又开先河啊!”陈遘不由赞道。

“许大人,这城中人口现有多少?”李纲边行边问道。

“李相,现在城中有户十五万,加上驻军、官员及家属人口近七十万,还未达到盛唐之时的百万之数!”许宏想也未想便答复道,可见他这个留守很称职,对城中情况十分懂得。

“许大人,七十万人口也不是小数了,粮食是不是也需从江南调运,这漕运可是重中之重啊!”李纲点点头说道,供养这么多的人口所费宏大,像汴京每年就需从东南调运大批粮食,漕运两月不通便会导致城中粮食紧缺。

“李相所虑的极是,不过近几年洛阳粮食基础已经可以自给,不需从外地大批调运!”许宏笑笑说道,“建城之时,陛下已经将大批流散和东南无地的农户招募到此间四周州县,而洛阳四周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有浇灌之利,可开垦的荒地甚多,如今洛阳各府县新增良田十余万顷,所产粮食可供城中食用,再有几年熟田增长,粮食随之增产,加上陛下推广的新作物丰收,甚至可在关中、河北、河东歉收之年弥补所需!”

“哦,现在洛阳粮食已能达到自足,岂不会节俭很多的人力、物力,摆脱漕运之苦!”李纲有些不信任地说道。

其深知开封是运河的供给中心,政府的粮食和物质的重要起源地是长江下游。宋政府每年为了保持汴河的畅通,投进了大批人力与物力。首先是分黄河水的汴口,因黄河主漕摆动不定,需岁岁更易,以迎水势。汴河以下的河道因水流浑浊,非经常疏通难以通航。大中祥符年间,规定三五年一浚,河床仍不免年年淤高,逐渐形成了地上河。

皇佑年间始定“自河口浚治,岁认为常”,汴口冬闭春开,汴河每年通漕才二百余日。即使如此,至熙宁年间,开封以东雍丘、襄邑一带,汴河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为解决汴河泥沙起源问题,元丰三年,曾在巩县任村沙谷口至河阴县汴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