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柽明确自己现在的身份和职责已经不容许他前临战阵了,要做的只是战略上的领导和机会的把握,具体到战术则由那些大帅、将军们往操心了。本文由 首发当他的视线转向金国两位镇守左、右帅府的两位青年才俊时,却创造他们的表现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夸张’,反而有些幼稚,在排兵布阵中缺乏章法。尤其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对乏力,甚至是手足无措,毫无战略眼力可言。
不过赵柽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节,问题的根子还是涌现在自己身上。女真人的人才造就方法更像现在的‘传帮带’,尤其是军事将领的造就模式更像是师傅带徒弟。他们在家族中挑选有潜力和天资的子弟自幼带在身边追随有经验的父兄身边征战,在血红的洗礼中完成低级教导,而能够在沙场上活下来的人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当年的盈哥如此,阿骨打也是如此,从而使族中的人才不断涌现,名将辈出,宗翰、翰离不,乃至兀术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但是到了两次南侵之后,金国的老将们在一次次内乱中被耗费掉,当兀术掌权后意识到人才‘断代’后继无人的时候,挑选了完颜亮、完颜雍、仆散忠义等这些优良子弟加以造就。
但是此时宋军已经完整盘踞了上风,迫使兀术做出重大让步与宋达成和议,两国的大规模战斗随之终止,金国的进攻战略转为全面防御。大规模的战斗也随之远往,边境上的小规模冲突和对游牧民族的弹压成了其部队的重要任务。随着完颜亶的病情加重。皇权被进一步的削弱,权臣当道成为金国政治的主体。履行厉行文治,提拔能吏,讲究财用,器重文人的风气。
而历史的原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靖康之变后,金军多次南下,攻河南、陕西、山东,进逼长江防线,战斗连年不断。这使兀术可以凭借昔日的造就模式锤炼下一代,也使完颜亮等人脱颖而出。但赵柽的横空降生转变了这一切,女真人过往那一套造就人才的传统方法失灵了,失往了战斗的年轻一带得不到锤炼,无法积累作战经验,可他们却在兀术的安排下很快走上了高位,成为金军的中坚气力。
这些骤然飞上了高枝的菜鸟们创造战斗似乎已经离他们很远,权利却近在咫尺,而兀术等老一辈也没有给他们做出好榜样。他们很快找到了各自方向进进了角色,卷进了政治争斗中,将政坛作为了战场,而手中的部队则成了他们争权夺势的筹码。惋惜的是他们手中的部队也不再是立国初年的百战精兵。而是在和平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少了先辈们的彪悍和视逝世如回的勇气,女真满万不可敌已经成为传说。
缺乏战斗经验和眼力的金国新一代精英们。没有能看穿大宋在战斗爆发前一系列的动作是故意给他们布下的骗局,反而错把这些当做机会。以致勇敢的军事举动引发了大宋的‘报复’,但依然没有做好战斗全部爆发的军事筹备。而当宋军大举进攻。誓师北伐时,他们难以适应,甚至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采用的策略难免幼稚,又显得笨手笨脚。
作为金国顶梁柱的兀术当然明确宋金之战早晚会爆发,因此也积极筹备,投进大笔资金修筑界壕,整修城池,练习部队。但有人上就得有人下,为了给年轻人腾地位那些有经验的老将们只能被边沿化,导致他们意志低沉,情绪低落,自然是出工不出力,更别说发扬‘传帮带’的精力,传授行军打仗经验了。这直接导致部队练习程度降落,军心涣散。
随着年纪的增长,加上操心的事情太多,兀术精力有限,无暇事事关注。成果等他创造钱和精力投进不少,效果却不好,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时已经是难以尾大不掉,难以扭转。而几个接班人却对政治兴趣极大,开端拉帮结伙欲抢班夺权了,他当机立断将他们赶出京城,疏散各地以免酿成大祸。
当宋金双方产生严重冲突时,兀术已经病进膏肓,上朝都要抬着更不要说披挂上阵了。远在战场之外的他无法懂得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只能根据前方的汇报做出应对之策。而面对各方夸张或缩小,甚至相互抵触的消息,兀术又如何做出正确的断定,成果是顾此失彼,连连失策,陷于被动之中。
赵柽却一直把这些前世记忆中的精英们当做自己的劲敌,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全面完善军官造就提拔的机制同时,一边以练代战保持着部队的战斗力不降落,一边派出部队征战四方以进步实战能力和积累作战经验,实践新的战法。另外加强兵器设备的研制,不断进步兵器的性能和杀伤力,为将来的战斗做着筹备,要把只狼当老虎打。
以现在看来,赵柽的战略预想都已经达到,将一场‘偶发’事件生生给鼓捣成了两国全面战斗,西北兵团已经完成了迂回截击,形成了对敌右帅府围歼之势。南方兵团此时也完成了战斗兵力和物质筹备工作,展开安排,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发起进攻。从当前形势分析,大宋方面已经盘踞了天时和人和,有了一半的胜算……
…………
撒离喝参军四十载,那是沙场老将了,他赶到来州后排兵布将筹备回击宋军的侵占。但他并没有下令进进全面战备,援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