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走后,墨黑白也一拱手说道:“在下还得尽快赶回墨城,与家中族老商议宣纸之事。”
“宣纸工坊多久能开始建立,然后投入使用?”林易问道。
“我今日便准备往回赶,连夜应该可以赶得回去!”
“哦?墨府距离柳州县何止千里,你没有平步青云,如何赶得回去?”林易再次问道。
“工家人有专门为进士已下的人制造的飞行器械,叫做飞轮渡,是一艘可以飞行的大船,只是耗能极大,非紧急情况不会动用。我回去之后即可通知族长召开家族会议商讨宣纸之事。说实话,我也想早点回去,我的论榜都快被家里的人挤爆了。”墨黑白无奈的说道。
“原来如此,那么还请墨先生一路平安,顺利到达墨城。”林阳在一旁拱手道别。
“好的,那我就先走了!”说罢,墨黑白转身潇洒离去。
此间事了,林易、林阳两人也是累的不轻。像林易这样祖上最多是个进士的家族,哪里见过这么多高文位的读书人,而且还是一天数次,简直是太刺激了。打个比方,你家里就是个种地的,最强也就是家里出了个村长。突然有一天,国家省长、部长、总理轮流来找你,即便是你再是镇定,也掩饰不住你内心的慌乱啊。
何况在柳州县这样的小县里,县令最大也就是个进士。像杜小康这样的秀才,如果不是没人愿意来柳州这样偏远的地方,如果不是林易的爷爷突然暴毙,那是怎么也轮不上他的。在东胜神州大陆上,一个国大概有三十余州,一个州大概有百余府,而一个府辖下就有千余县。这样的辽阔土地,在林易刚刚得知的时候也是非常震惊的,所以林易一直在想,到底这个世界是平的还是圆的?县令一般是进士,而府主就得是学士,至于州牧那就得是大学士了,至于大儒如果从政,那一般就是进入内阁,如果继续做学问要么进入圣庙中的各殿,要么就进入各国的书库修书。县,府,州,国如此一来,就组成了东胜神州的各个国家。而之前林易了解的七大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只是这大陆上最发达强大的七个国家,除此之外,东胜神州上还遍布着各种小国家,因为多如牛毛而且政权更迭频繁,所以大陆通史上也就没有他们的存在。
仅仅过了三天,墨黑白就乘着飞轮渡带着一帮子工家人从墨城赶来。把飞轮渡停靠在临海的地方,将工坊的部件全部拿出来,在林易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组装起来。不消半日,一座占海数十亩的工坊就建成了。攻防周围还布设有机关和弓弩,防御外来的入侵者。林家也早早准备好原料,将原料运送到了海岸边。为了方便装卸货物,两家人用石头建议的搭起了一个平台。看到这一幕的林易,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经商口岸,开辟码头。这样各国需要的物资就不需要走陆路,只要走秋水便够了!”
所谓秋水,是横亘东胜神州的众多河流中的一条,以河水常年冷冽似深秋的温度一般而闻名,同时秋水也是少数穿过三个大国的河之一。所以,如果在柳州沿海建立通商口岸,修建码头,造出来的宣纸就能迅速的运到圣庙,然后由圣庙供给给其他需要的地方。
于是在开始生产宣纸的时候,林易也顺便让墨家的人在这里修建起了码头。一番安排过后,林易便离去了。
林易要加紧对五礼的学习和理解,因为再有数月与老师相约的半年之期限就要到了。到时候老师考校起来,可是不会给留意留情面的。
之后的数月,林易都没有再过问宣纸的事情。人有林阳和墨黑白几人去折腾,还以为会搞得一团糟,没想到墨黑白将技术方面搞得井井有条,而林阳则在经商上表现出了非常国人的天赋。看到林阳的这一面,林易也慢慢的给林阳思索起了他的未来。如果林阳知道的话,肯定会锤他这个儿子,别人都是老子给儿子考虑以后发展,他倒好,儿子给老子考虑以后的发展前途。
林易继续使用沉浸式学习进行五礼的学习,同时林阳还超前学习关于“书”的知识。书分为三大块书写、识字、作文。书写这一块林易已经开始每天练习,而他练习的模板正是地球上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然了,只是模仿字体,没有模仿内容,不然的话又要被抽干了。识字对于过目不忘的林易来说更是和喝水吃饭一般简单。作文,这文不仅仅指的是文章、还包括诗词歌赋、还包括策论等,总之一切以文字构成篇幅的东西统一都被称为文。
林易在等待老师的这段日子里,徜徉于华夏文明的大海中,与李白同饮酒,与杜甫共弄舟,同屈原共悲叹。“礼”“书”同修,“御”“射”共练,闲暇时候还看看奥数,使得“数”也是突飞猛进。
半年期满,庄周如期而至。在庄周平步青云而来的时候,明显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了。庄周说实话已经是七十有六的年纪,原本松弛的皮肤,现在看来竟然紧致如婴孩,配合满头的白发,整个人看起来鹤发童颜。
看到如此面容的林易,想起了之前庄周提到的境界。半圣寿千载,修得大儒则延寿百载,而且在东胜神州这片大陆上,一般人得寿命也在百岁左右,而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