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倔子难还
------------------------
那些“云抬师”抬着滑竿,行走于弯曲的山道之间,脚力雄健,行走甚速,这时听得他们说起“华蓥山滑竿抬幺女”的故事,便缓了步子,对唐琳笑道:“这位姑娘也知道这个传说吗?”唐琳受了箭伤之后,早已换了衣服,他们并不认识唐琳,更不知道她是唐门的人,只以为她是外地人。
唐琳没好气的瞪了他们一眼,心说:“我是唐门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故事,要你们来罗嗦个啥?”也不搭理,对萧延宗莺声燕语的道:“说起这个故事,那可是唐朝至德年间的事呢。当时华蓥山的高登山、宝鼎一带建有寺庙,香火十分旺盛,去登山朝拜者更是络络不绝。只是当地有个习俗,未出嫁的女子,也俗称幺妹,那是绝不能出门的,更别说上山去朝拜了。”萧瑶道:“那岂不是如笼中鸟儿般一点自由也没有?”唐琳点点头,幽幽的道:“可不是嘛,当时华蓥山西麓有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生有一对如花似玉的女儿,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呵护备至,那真是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说到这里,微微一叹,大约是感触起自己的身世,自幼母亲过世,心生感慨,又道:“那对张家妹眼见人们都可以自由地上山朝拜,别说有多羡慕了,一对心儿也早就梦回萦绕的飞到山上去了。可惜由于习俗所制,她们却只能在自己的闺房里空自惆怅。结果半年下来,这美若天仙的两妹竟然变得已是面蜡黄,病病哀哀的了。这一来她们的父母可是吓坏了,连忙去找大夫医治,可也真是奇怪,这一连找了好多个高医来医治竟然都没有医得好。”
有几个契丹武士不由叹道:“可惜!可惜!只是不知她们这得的什么病啊!若保上我们瑶姑娘,那可肯定是治得好的!”
萧瑶暗想道:“这病却是郁郁欢而起,心有心病,终须心药治,就是使尽琼浆玉露也是无法医得。唉,他们做父母的怎么就不能了解女儿的心呢?”想着微微向武琼花望了一眼,却见他仰头望着天空,若有所的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中不由涌出一种奇异的感觉,又想道:“他一定是又想起了他的心上人温姑娘吧?师父总是说男人都是毫无义的,可是真是这样吗?一个病病沓沓的女人,武琼花却对她始终不离不弃,毫无怨言,难道这就不算是有有义吗?”
唐琳这时又说道:“后来这两妹才对父母说了,说她们生病其实就是想去山上拜佛观光,只要能上山,她们这病也就全好了。她父母一听,立时就有些着急了,要让女儿上山,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可是不让女儿上山,她们这样病病焉焉,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是好?他们想来想去,却根本没有办法?”
萧贵突然口道:“嘿嘿,要是我,我偏偏要溜了去。”一个眉目清丽的丫环也是坐着滑竿,说道:“你以为人家大家闺秀的小象得你这么粗鲁吗?”另一个丫环抢声道:“要是象他这么一溜了出去,那还有这滑竿抬…抬幺妹妹么?”随着滑竿轻颠慢晃,不吃吃笑了起来。
众人无不相顾莞尔。
萧贵嘿嘿笑道:“你们这两个小丫头就会寻我的噱头。”转过头去,对唐琳道:“唐姑娘,那后来又如何了?”
唐琳满眼意的望了一眼萧延宗,接着说道:“后来这事给一个姓李的秀才知道了,于是李秀才就帮他们出了个主意,说在阴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前后举行一个活动,将乡里想要上山拜佛观光的幺妹都抬上山去朝拜,这样一来,自然是谁也没有异议了…”
萧贵忍不住哈哈笑道:“这也叫好办法?大伙儿一窝蜂涌上山,那不简直是耍赖了?谁也奈何不了谁,也亏他一个秀才想得出来。嗯…不过…那又…什么叫秀才啊!”
唐琳微微一笑,正要解释他听,那个清丽的丫环道:“唐,休要理他,你继续说吧!”萧贵道:“诶,我好像没得罪你吧,你怎么老是针对我啊!”他的汉话是跟萧延宗所学,这句话却说的是契丹语。
那丫环也用契丹语说道:“怎么?我就喜欢针对你,看你怎么着?”话一出口,立时脸上一红。
萧贵时还没会过意来,倒是急了,道:“那…那还得了…”其他契丹武士顿时嘻嘻闹笑起来,萧贵这才明白那丫环的话里“暗藏喜欢自己”的玄机,不由望了她一眼,然后嘿嘿傻笑。
左明月和武琼花虽不懂契丹话,这时自也懂得如何回事,不由相视一笑,心说这两人倒是般配得很。
萧瑶说道:“这滑竿抬幺妹'如此才得以传下来,倒是好得很,否则那些幺…幺妹子岂不要世世代代都被锢在屋里,一点自由都没有,那岂不是太可怜了?”
唐琳道:“是啊,这可以说是对我们当地年轻女子的一种解放,不过这滑竿抬幺妹'却还有另外一个意的…”眼角悄悄的向萧延宗触去,随即又羞怯的垂下头来。
萧瑶瞧在眼中,心想:“她喜欢上了我哥哥,这故事自然也是说我哥哥听的,嘻嘻,这唐姑娘倒是对我哥哥痴得很。”便故意问萧延宗道:“哥哥,你知道这是什么意吗?”
萧延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