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嫁女了,唐家也嫁女了,唐清露终于嫁出去了!天还没亮,百叶县老百姓站在县门口欢呼雀跃的候着,据说县令也偷偷去观看了。
在老百姓眼中,清露本来是小家庭出生,命好傍了林家这棵大树瞬间成为千金,吃穿用度全不用担心,多少有些嫉妒,也好奇她最终会嫁给谁。
自她十三岁生辰一过,优质的男人一排一排全上门说亲了,她愣是没把自己嫁出去。今天,她终于出嫁了,全县人民总算不用操心了。六十八担装着金银、首饰、服饰、日用品、酒水等嫁妆由六十八个人挑着晃悠悠地来了。可喜庆了。可是,看那一排排站着的人,怎么有好多哭丧着脸的男子呢?
大家都怪清露不会挑人了,放着排排等的好男人不要,非得嫁给一个刚上任还排不上册号的小人物“师鉴”。新郎官周问谦经过县门口的时候,老百姓可嫌弃了,眼神都飘走了,有妇人心里骂道,一个领了据说是很少薪水破差事的人,能有多优秀。
“哇!”一声男子哭了起来,接着又有几个男子跟着哭了起来。
“儿啊,不要哭了,这命里有时终归有,她唐清露就不是你能想的。”边上一位老妇人拍拍前面的儿子的后背宽慰他。
“娘,你知道清露有多好吗?她小时候上房掀瓦,下河摸鱼,闺房刺绣,提笔写字,读书人会的她会,乡野人会的,她也会,她样样会。长大后呢,去了炭平县,脱离了林家,做了唐家掌家,让唐家绣品铺起死回生,还让杂货铺生意稳健上升,再说她跟姐妹开的‘豆包铺’生意好到不行,就够一众男人嫉恨的了。”男子边哭边说。
“这么说,她嫁给谁都会过日子啊,你这混小子,混小子,当初你上林家说亲,为什么不跟我说这些,咱得把咱家祖传玉佩拿去说亲呀,那得抵几十两银子呢,混小子!”那老妇人一听感觉错过了什么。
“娘,您别打了,我这难受着呢。”
一家打儿子可以理解,这一排的母亲打儿子就不寻常了。不管百叶县的老百姓怎么想,清露的轿子就出了百叶县,接着转换为马车,浩浩荡荡的马车这就出发了。也亏得林家有钱耗得起这些费用,要是平常百姓,那不得走过去?牛车都不一定有得坐。林镜堂这样破费,算是匀出了好多银子,以后,他就可以适当地装穷了。
送嫁的人有很多,都是林夫人特意挑选的好命婆跟命美姑娘,其他人都是精挑细选的。林家人送嫁的很少,林至和跟林至可因为是哥哥的缘故,所以都没有出现,而是派了族中一个比清露小的堂弟随行。百叶县风俗中惯有送嫁不能两个舅的说法。
浩浩荡荡的马车在大道上跑着,在巳时就到了炭平县。
“姑娘,快到炭平县了,夫人交代了,你得掀开帘子看看牌匾了,以后就在这里安居了。”小籽吩咐着。
“这就来!”一双素手掀帘起,轿帘风,清香袭,红衣簇身,风吹起,盖头微微掀起,姑娘肌如雪,莲花唇,红胭脂,一双烟波眼盈盈望,“炭平县”镀金字,一笑度春风。
“姑娘快进去。”小籽说着,清露就回去端坐好,手上的辟邪之物稳稳当当地拿着,媒婆前面引路,马车又开启了。
巳时三刻是新人入门的吉时,他们在巳时二刻就到了周家门口,周问谦亲自去掀开轿门,根据习俗,新郎是不能去新娘家的,只能在自己的家里等着。周家族人少,但也有几个年长的带着新人行礼,围观的人有很多,姑娘们看着那丰厚的嫁妆,不知道多羡慕。很多人愤愤不平,凭什么她唐清露能受到这么好的礼遇?
拜了天神,媒婆说了一些好话,时辰一到,新人跨火盆进门,引进祠堂,长辈、媒婆引路,教新人完成一连串的磕叩,礼数完成,周问谦替她掀了盖头。清露随着周老爷跟周夫人认识周家族人,轮番敬酒,敬完之后还没吃什么,就被喊去敬茶了,敬茶下来,她才被送进了洞房,此时已经到下午时分了,流水席还在继续,周问谦被同窗跟一些年轻人哄骗喝酒。清露进了新房,心总算定下来,她真怕不懂事行错了礼。
“姑娘,快坐床头。”送嫁婆母把清露引到床边,让她坐下,意思以后夫君就会听她的话。清露觉得无语,这听不听话还能依据习俗说了算?不过,她无法拒绝,坐在那里后,看到床上摆着很多东西,肚子正饿着,就要伸手去抓,被媒婆阻止了。说不能吃,新娘注定要饿一晚的。清露只好停住了。
又等了一会,媒婆跟送嫁之人都出去了,房间里就留下清露跟小籽,清露随即躺下,“累死我了,小籽,把吃的拿出来吧。”
“姑娘,要是被他们发现了?”小籽有点胆怯,那些人看起来很凶啊。
“你不说我不说,她们能发现?”清露说着,小籽已经从怀里取出一些杂食,味道不浓。清露抓了一些吃起来,也怂恿小籽吃,小籽不敢吃,清露也不强求。
突然,小籽听到敲门上,吓了一跳,“姑娘,有人敲门,你把吃的藏好了。”清露慌乱地把吃的东西全部卷入被窝里,快速嚼,用手擦了擦嘴,心里暗骂谁那么不懂事,这个时候来敲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