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西南治夷之问(1/2)

作者:崛起的石头
时间来到天启元年十一月。

近几日,气温骤然降了下来,暖阁里香炉“噼啪”地烤着,暖意融融,殿外却冷的要命。

衣衫单薄的宫人们行走在宫墙之间,有些人被冻得不断跺脚,所幸,再过几日,针工局的御寒衣物就发下来了。

想到这里,宫人们都有了动力。

眼见着就要入冬,作为内廷大总管,魏忠贤提早几日就在各监、局出没,带着他的爪牙巡查府库,然后报给皇帝。

针工局的掌印太监,正小心翼翼地将魏忠贤送出来。

见四下无人,掌印太监凑到他身边,摇头晃脑地开始阿谀奉承,谄媚道

“爷,看奴婢在库里寻得的稀罕玩意儿。”

“针工局的府库里,能有什么稀罕物件。”

魏忠贤说完,仍是吃了一惊,喜滋滋地伸出头去瞧。

这掌印太监攥在手里的,是数枚古铜钱,锈迹斑斑,不知产自何年何代。

因早年混迹市井之间,好赌好偷,魏忠贤对这类玩意儿,很是有些研究。

他打眼一瞧,也就知道这几枚古钱,绝非是大明所铸。

旋即,魏忠贤眼睛一瞪,飞快地将铜钱抢在手里,细细去看,赫然见到铜钱上所撰,竟是“天启通宝”四字!

他心下一沉,当即觉得,发现了这玩意儿,绝非是什么吉兆。

不过或许,自己可以利用这事…

掌印太监溜须拍马,不想却献错了物件,果然,魏忠贤那张长驴脸上神态阴晴不定,逐渐被气的变了形。

魏忠贤冷笑几声,猝然扇了那掌印太监一巴掌。

且听清脆地一声响,针工局的掌印太监脸上顿时出现一道红手印,哎呦一声,从石阶上滚落下去。

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却见魏忠贤紧紧攥着几枚古钱,眼珠子在眼眶里转了几下,即转身直往西暖阁而去。

待魏忠贤远去,针工局的太监们全都跑出来,很快有人不安分地问道

“公公,厂臣怎么了,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这掌印才被狠狠扇了一巴掌,能否留得一条性命还是两说,哪还敢再提此事,即转身怒道

“有什么好问的?”

“厂公说咱们针工局进度慢,要在明日日落以前,先赶出来东六宫的衣物。”

“还不快去干活?”

太监们嘟囔几声,也不敢再问,皆作鸟兽散去。

“放肆!”

东暖阁,朱由校震怒地将毛笔掷于殿内,道

“东林书院竟有‘天启通宝’的古钱,他们私藏这种东西,是想干什么?”

“造反吗!”

魏忠贤见皇帝如此震怒,一时也分辨不出是配合自己演的,还是真起了龙兴。

他转身向殿外喝道

“没听着皇上的话吗,谁拟的年号,给我活活打死!”

王朝辉跨出乾清宫,向殿外某小太监吩咐一声,那小太监转身就去了东厂。

“赵匡胤不是说,宰相需用读书人吗?”朱由校喘息片刻,冷笑不止,道

“朕的翰林院,都是各地科考上来的读书奇才,贤名远播、学识渊博,说话又好听。”

“去年拟定年号的时候,怎么没人知道这个年号,是别人用过的呢?”

“有意思,真是群好秀才,居然让朕这天启一朝,闹了这么大的乌龙。”

魏忠贤默然片刻,忽而悦色拍手,道“奴婢恭喜皇上。”

“喜什么?”

朱由校望着奏疏,头也没抬。

“此乃天降嘉祥瑞,乃我朝此后、钱源不竭之征也!”

朱由校听了这话,很是为老魏审视圣意的本领惊叹几分,也极为配合,眼中一亮,和悦不少。

他靠在躺椅上,深叹道

“回京一月,比朕亲征数月的事更多,忠贤哪,朕好累…”

魏忠贤稍稍一愣,旋即屏退了众人,笑道

“陛下放心,奴婢在这给您分忧,什么屎盆子,他们往我身上扣就行。”

忽地,朱由校一时兴起,道

“忠贤,你去安排安排,南海子那边朕许久没去了,明日就去一趟!”

“备好弓马,还用亲征时的战马。”

魏忠贤不和东林党一样,皇帝要做什么,他只管听命照办,当即应了一声,悄悄退去。

因皇后张嫣的肚子愈发显隆,朱由校今夜去了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

南京鹰扬卫段氏,上回选三后被册为纯妃,也是五千人中选出来,水灵灵的美人儿一个。

久未沾雨露,忽逢驾幸,纯妃惊喜不已,紧张的梳妆、沐浴完毕,便以最好的姿态,将皇帝迎入宫内。

当晚,一刻,自是不必再提。

刚过下元节,不等人喘口气,礼部会同内阁上了一份奏疏,主题是天启二年二月初九的殿试题目。

初拟为二,问帝王之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