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1章 暮登天子堂(2/2)

作者:一笑澄明
”严成锦道。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的眼睛亮起来。

“只不过,是设在良乡船厂和工坊的坊间考试,臣在船厂,设置了一个职务,叫工程师,只要通过理科的考试,当了工程师,一个月能拿三两银子,多则五十甚至上百两。”

嘶~

六部大臣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月上百两的工钱?

这是他们一年的俸银啊!

弘治皇帝有种做梦般的感觉,一个月花上百两,雇一个工人,值不值?

三十两,能在京城买一亩上好的良田。

四两银子,就能买一头猪。

二两银子,能买一头五十斤的羊。

一个月收入一百两,天天大鱼大肉啊!

“你这理科考试,可有考试的户类规定?”刘健都心动了。

“没有,不论军户、匠户还是流民,皆能学习理科,成为工程师,考试自然也极其严厉。”

大明的科举,还算公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早上还是农名,晚上就有可能当官了。

寒门子弟,也有出头的机会。

但大明律规定,胥吏、娼妓、皂役他们,极其子弟,不许参加科举。

在大明,商人的地位虽然轻贱,却能参加科举。

徐经就是最好的例子。

徐家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户。

但胥吏极其子弟,却不能参加科举,唐伯虎惨,惨在断绝了子孙后代参加科举的道路。

严成锦在船厂推行理科,胥吏子弟和贱民子弟这些人,本就不能参加科举,全心投入到理科中,没准脑子比读书人还好使。

除了参加八股,还有另一条出路。

弘治皇帝风轻云淡:“在良乡教授了吗?”

“还没有,过几日船厂建成,便从匠人开始。”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不清楚此举何为。

不过,并未惩罚严成锦羁押使节之罪。

大臣目光流转,胥吏和流民子弟,本就不可应试,不愿在廷上多议。

韩斯门,下了都察院大牢。

一日之后,牟斌将韩俊押送回来,还带回来一堆书籍。

果真是朝鲜使节带走了。

弘治皇帝道:“一并送到都察院,交给严成锦审问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