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唱着唱着,陈平安还玩了一下戏腔版。>
顿时惊艳老外。>
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开始议论起来。>
当然他们说的是英语,为了方便阅读,嗯,真的是这样,所以就用汉字来呈现。>
“这是谁在唱青花瓷?”>
“太惊艳了吧”>
“感觉和陈平安唱得一样好听。”>
大家议论纷纷。>
围上来看着陈平安。>
“这个年轻人真棒!”>
“原来是个华国人,我就说嘛。”>
“还挺帅的。”>
“有点眼熟,好像在哪见过……嗯,想不起来。”>
陈平安唱完很多人上前投钱。>
但可惜的是没人认出他来。>
很多美丽国人都听过陈平安的歌。>
特别是那几首的歌。>
但很少人能认出他。>
其实想想也对,陈平安记得前世很喜欢听后街男孩的歌。>
但你要问他后街男孩长什么样,真的没太大印象。>
正经人听歌谁看啊?>
都是戴着耳机,>
把手里揣在兜里。>
特别闲特别闲的时候才一边听歌一边看,或者是贫穷让大家在iliili相遇。>
懂的都懂。>
没有人认出他,陈平安非但不沮丧,反而很高兴。>
因为他可以自由自在行走在大街上。>
不用戴口罩墨镜。>
“他们竟然没认出你。”曹子颜道,“明明你的歌在美丽国传唱度很高。”>
“很正常,你要现在问我美丽国的歌手,我连名字都说不出几个,更别说他们长什么样了,”陈平安道。>
一行人在美丽国游玩了两天。>
之后便到了钢琴交流大赛的日子。>
举办场地在美丽国国家演奏大厅。>
在这里,>
曾经响起过唢呐版的《好汉歌》。>
说起来还有种别样的亲切感。>
华国的钢琴在国际上并不怎么得到认可。>
一方面华国没有国际性的钢琴大师。>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华国在钢琴界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对于华国来说,钢琴本来就是舶来品,起步晚,大师当然也就非常难出现了。>
一些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华夏也拿不出几首来。>
甚至可以说没有。>
直到陈平安的出现才打破了这种尴尬。>
《卡农》、《野蜂飞舞》、《天空之城》这几年算是给华国撑了门面。>
尤其是《卡农》。>
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而华国的钢琴家们,也广泛演奏,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华国的钢琴家就受到了国际界的尊重。>
入场后,陈平安一行首先注意到的是各国的青年钢琴家。>
华国的席位很不巧挨着霓虹国。>
在亚洲音乐盛典上,陈平安出尽风头,闻名亚洲。>
这让那霓虹国的钢琴家一眼就认出了陈平安。>
眼里有寒意闪掠而过。>
很显然那次的国耻让霓虹国人对陈平安怀恨在心。>
不过钢琴家多少都要维护自己的高雅姿态的。>
即便看陈平安不爽,他们还是和善点了点头,便是打过招呼。>
至少看起来很和善。>
之后他们用霓虹语交流。>
“真是冤家路窄。”>
“陈平安,他不是流行歌手吗?他怎么来参加钢琴大赛,华国是没人了吗?”>
“华国的钢琴家什么水平,大家都很清楚,就等着被虐吧。”>
“要是能对上陈平安,我们就能一雪前耻了。”>
“话虽这么说,但是不要小看了这个陈平安。卡农、野蜂飞舞都是他写的钢琴曲,有些实力的。”>
“那又怎样?会写和会弹完全是两回事。”>
“就等着看他们的笑话啊。”>
“华国也就这三首钢琴曲拿得出手,后续还不是得演奏其他钢琴家的钢琴曲。从逼格上就已经输了一大截了。”>
“也是!他们自称十四万万人的华夏!可惜十四万万人都出不了一个国际钢琴大师,真是可悲!还不如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