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却依旧在冷笑。>
“西陵侯的兵马当然没有丞相多,公子想要争大位,难道就不猜一猜丞相的心思?”>
“就算你得到所有的文武官员的支持,又如何?最终让谁继承大位,还是要由丞相来做主。”>
“西陵侯坐拥近七万兵马,丞相却还从自己的精锐部队里抽出五千给他组建白袍军,这说明丞相对他的信任。”>
“陈登前往寿春被杀,那么多大臣向丞相请命,可丞相可曾因为西陵侯杀了人而生气?又可曾表露过一丝要治西陵侯罪的意思?”>
“今日在丞相府,公子难道忘了,丞相是让你到寿春把西陵侯请回来,而不是押回来。”>
“夏侯渊两万兵马被杀的仅剩八千,夏侯兰堂堂五品武威将军,更是直接被砍了头颅,丞相可曾惩罚过西陵侯半点?”>
“如今,陈珪在丞相府前跪了几日,各个大臣不断的上书拖了这么长时间,丞相这才要派人前往寿春,说明什么?”>
“说明丞相并不想派人去,丞相压根不想治西陵侯的罪。”>
荀彧的话如惊雷一般振聋发聩,曹丕心中顿时升起几分后怕。>
原本在他看来,只要得到群臣的支持,继承大位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
可唯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个人的意志,那就是曹操本人的意志。>
荀彧继续说道:“公子,你气势汹汹的杀去寿春,把西陵侯押回来,到时候西陵侯却无罪释放。”>
“试问西陵侯他心中会不会恨公子?到时候公子想争夺大位,纵然有满朝文武的支持,可比得上西陵侯在主公面前一句话的分量?”>
“而且公子莫要忘了,西陵侯帐下关羽,张飞,典韦,赵云,廖化,陆逊等人屡立战功。”>
“或许现在他们刚刚投靠丞相,还没发展起来,可这些人哪一个不是人中之龙,到时随着他们的军功越来越多,声望越来越高,怕是到时光西陵侯一人便占据半壁朝堂。夏侯族也要地位不保,公子真的要得罪这么一个大势力?”>
此刻,曹丕脸色有些难看。>
他突然发现,这西陵侯洪天宇还真是他得罪不起的人。>
“以公子的身份,即便夏侯族的人也要巴结,可公子忘记了西陵侯在私底下可是敢称曹丞相为小曹的,而且曹丞相非常喜欢这样的称谓。”>
“上一次夏侯惇被贬,足以说明丞相对西陵侯的维护之心,说句不好听的,丞相又不止你一个儿子,难保不会因为你自作主张,而和被贬的夏侯惇一样把你打入冷宫,白白错失了争夺大位的机会。”>
曹丕顿时心“咯噔”一下,脸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而此时,有下人进来禀报。>
“公子,陈珪在外求见。”>
荀彧似笑非笑的看了曹丕一眼。>
“荀彧言尽于此,公子如何决断,自己思量吧。”>
曹丕心有余悸的坐在椅子上,暗道一声:“自己差点就闯下大祸。”>
对旁边的那奴仆挥了挥手道:“告诉陈珪,就说本公子身体不适,就不见客了。”>
曹操派自己儿子曹丕亲自来寿春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寿春,寿春本地的官员全部议论纷纷。>
“前些日子陈登前来,结果被西陵侯杀了,你说这西陵侯是不是要造反啊?”>
“如果西陵侯造反,我们该怎么办?”>
“西陵侯那么凶残,我们如果反抗,他肯定得杀了我们,可是我们顺从他,那就等于和他一起造反。”>
“丞相把亲儿子都派下来,恐怕要兴师问罪啊!”>
整个寿春城内人心浮动。>
这天,曹丕带领着属下终于来了。>
和陈登不同,曹丕总共只带了不到三百人,这本身便是在向洪天宇表示极大的诚意。>
寿春城下,洪天宇率寿春官员出来相迎。>
曹丕不同与陈登,洪天宇也要表示应有的尊重,毕竟尊重曹丕就代表着尊重曹操。>
一路上都在皱眉思索的曹丕,在见到洪天宇的刹那,立刻脸上挤出灿烂的笑容。>
“晚辈曹丕见过西陵侯。”>
说着,竟要向洪天宇行礼。>
洪天宇急忙将曹丕扶了起来。>
可以说曹丕将态度放得极低,尤其是他以晚辈相称,让寿春城的众官员都吃了一惊。>
“西陵侯,我奉父亲之命,请西陵侯回许昌,本来不应该打扰西陵侯,可你也知道,许昌城内有许多对西陵侯不利的声音。”>
“只要西陵侯回去,这些流言蜚语必定都风平浪静。”>
曹丕态度极其的恭敬。>
那和洪天宇亲密的样子,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