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4章 夜常(3/3)

作者:嗷世巅锋
老人家说的是,是儿子糊涂了,您说什么时候搬,咱们就什么时候搬好了。”

徐氏这才又换了笑模样,连连给儿子碗里夹菜。

等用过早饭,父子两个便同车赶奔工部。

到了衙门里,焦顺原想先补个回笼觉,再起来处置公务的,不想短短两天内,工读生们就弄出了几份制服草图,派代表给焦顺送了来。

当着学生代表的面,焦顺总不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只能抖擞精神,把那几分草图仔细品评了一番。

总的来说,能看出这些草图都是用了心的,只是离着焦顺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具体来说,这些设计虽然不乏独到之处,但整体过于保守,和时下的军装、书生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当然了,这年头太过激进超前,也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所以焦顺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要求,希望能在整体保守的基础上,尽量在局部尝试一些夺人耳目的设计。

送走了学生代表,焦顺的睡意也消去大半,便干脆开始处置这两天积累下来的公务,结果才翻到第二封,就是甘肃庆州府请求罢免《勤工助学》的公文。

理由是庆州境内,本就没有几个官办工坊,今年开春好容易才凑出十来个工读生,这脱产读了小半年,把工坊的差事都给耽误了。

偏那匠师压根不懂教书育人的道理,教了半年也不知道在教什么,完全是劳民伤财百无一用。

啧~

这反对意见是越来越频繁了。

焦顺仔细看了一遍,见没什么新鲜的,就吩咐属吏归档存案。

比起京城来,各地推行工部新政的效率,明显要慢了许多,故此直到今年入夏以来,各地的抗议和负面反馈才集中爆发出来。

庆州府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而对这些常见的问题,焦顺也早就按照先期反馈,做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调整——譬如庆州府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地方,不再单设工读蒙学,而是集中到省府去办,工读生和匠师也是宁缺毋滥。

这些调整都会由今年新派出的推广工作组,进行督促引导矫正。

而且早在去年年底,他就已经和上面沟通过了,所以这样带有对抗情绪的公文,并不会影响新政的推行——当然了,这样的负面反馈一旦多了,肯定会影响新政的风评就是了。

也正因此,直隶周边的新政更要做到尽善尽美。

毕竟大多数人总会倾向于眼见为实,见到京城里推行新政一切顺利,自然会觉得外面状况频出,都是因为地方官府推广不利的缘故。

而等到京城里的工读生培养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尝试着派遣到地方围吏。

到那时,才算是到了大肆推行新政的时机。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