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九四章 上映(3/4)

作者:肉都督
当编剧,这绝对是个昏招,不是质疑他们能力,只是这一件事情交给三人做,总会有分歧,影响效率。”

“这事我有考虑到,李晓棠老师那边呢,意思大概是不太想具体参与,最多挂个名字,给些意见。主要还是看于东跟毕飞雨,所以只要他们两人分个主次就行。”张一谋说。

“于东为主吧,他毕竟是上沪人,对上沪的了解肯定多过我。”毕飞雨说。

张一谋看着没开口的于东,“于东,你呢,什么意见?”

“我没意见。”于东摇了摇头,“先这样写着嘛,不行再改。”

“咱们时间可不宽裕,最多两个月,这剧本就要出来。”

“足够了。我跟毕飞雨两个加加班,很快的。也不用分主次了,到时候一起聊,一起写,谁不服谁的,撸起袖子打一架,谁打赢听谁的。”于东笑呵呵地说道。

张一谋看了看于东,又看了看毕飞雨,“那我看,最终还是以毕老师为主,你不可能打得过他。”

几人同时一笑,确实,在毕飞雨面前,于东还是显得瘦弱了。

当然,在座的四个人,论武力值,于东应该能排个第二,余桦跟张一谋铁定打不过他。

过了一会儿,张一谋又问余桦,“《活着》单行本现在什么情况?还能卖么?”

余桦眼睛盯着牌,“吉米说能,具体不了解。出版社那边之前打电话问我要不要书,要的话给我寄一些。后来吉米跟对方联系,把书都买来了,不过没花多少钱。”

“就这出版社都要对吉米千恩万谢,本来吉米要不买的话,这些书只能销毁了,现在虽然卖不到多少钱,至少还能回点本。不过吉米倒是挺大方,人家既然愿意送,为什么不白拿?”张一谋说道。

“因为白拿了之后,就不好拿出去买了。现在他花钱收书,回头想怎么处理就能怎么处理。”毕飞雨说道。

张一谋恍然大悟,“是这个道理,这么说,吉米确实是有信心的。这样的话,我也好受一些。这次总共印了多少本?等到书拿出来卖,我也去买一些送人。”

“印了两万册。”

“倒还不少。”

“所以出版社那边才难受,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决定不往外售的。”

四人聊着聊着,那边就催着收桌了。

晚上大家都没喝太多酒,趁着天气还行,几个男人跟女眷们打了声招呼,便结伴出去散酒气。

出来之后,他们几个趁着夜色反而聊起了正事,讨论起《门规》这部小说以及后续的剧本。

张一谋作为导演,自然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大概跟于东他们说了一遍。

于东听着张一谋跟毕飞雨两人聊着聊着,基本就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给聊了个差不多,不过于东对这个剧本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觉得故事还是有些松散,太过于写意。

不过于东没有提太多意见,只是静静地听着。

主要于东是觉得毕飞雨受到张一谋影响,被他带了进去,老是讲一些画面上面的问题。

反正剧本怎么写,最后还是得靠他们俩,现在张一谋说的这些于东压根不怎么往心里去。

张一谋在剧本这块还是弱了点,他拍电影总想着画面,现如今拍过几部电影之后,又想玩些不一样的,搞一些复杂的电影叙述技巧。

于东的想法是,后续等剧本成型之后,再交给他,让他去根据剧本想画面,而不是剧本还没出来,就让他把画面给想好了。

……

第二天,张一谋走后,于东才找到毕飞雨跟他聊了一堆剧本的事情。

毕飞雨有些诧异道,“你既然这么多想法,昨晚张一谋在的时候怎么不提出来?他是导演,咱们应该跟他多交流。”

“跟导演多交流是好的,不过咱们还是先把剧本的整体弄出来之后再跟他聊吧。总是按照他的思路来,就乱套了。”

毕飞雨还是有些不太理解于东的想法,他们两个都不是专业人士,不更应该多听导演的意见么?

不过毕飞雨也没多问,开始认真跟于东聊起剧本的事情。

只用了一个上午,两个人就把故事的大脉络给定了下来,然后再开始讨论细节的问题。

后面又只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两人就把剧本给弄了出来。

这个剧本,相对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原版,于东弱化了很多人物,却加了很多故事进去,这样就把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集中某几个人身上。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为角色太多,故事分摊不匀的情况。

一部电影,也就一两个小时,主要角色太多,肯定就会让故事显得单薄。

而且于东舍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