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九三章 一个都不能少(2/3)

作者:肉都督
他们也明白小何说的“不好劝”是什么意思。

小南瓜母亲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他们父子俩相依为命,如今父亲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不能劳动,假如小南瓜还继续上学,根本就没办法生活下去。

除非小何他们能解决小南瓜家里的困境,不然劝人继续读书很难说是好还是坏。

大家都知道知识重要,学习重要,但是什么都没有活着更重要。

于东在上面听了一会儿,大概也听明白了,这个小何全名叫何丘水,是蓉城人,原本是江城食品工业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就留在江城乡村支教了。

他所在的那个乡村学校原本只剩十七个学生,小南瓜离开后,就剩下十六个学生了。

“你所在的那个村叫什么名字?”于东忽然伸头问。

何丘水回道:“叫李圩村。”

“木子李,土于圩?”于东又问。

“是的。”

于东问过之后就没再说话,何丘水继续说道,“这次放假过后,也不知道开学的时候还能有多少学生回来。唉,我当然希望能一个不少,但是……”

但是什么,他没说,其他人却都明白。

但是现实如此,人力难违。

余桦叹了口,忽然又看向于东,“于员外,你说之前的那个随笔的奖学金能不能……”

于东知道余桦说的什么意思,他摇了摇头,“那个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不能擅自更改。”

余桦似乎预料到是这个答案,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同时他也知道小南瓜这种情况不是个例,全国肯定还有很多跟小南瓜情况一样的孩子,他们就算想帮,也根本帮不过来。

只不过亲耳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感受总要更深一些。

这时于东又说道,“随笔的奖学金动不了,不过还有其他办法,回头我跟深空那边提一下吧。”

余桦还没有回话,何丘水却挑着眉毛,诧异道,“深空?是那个深空么?”

于东笑道:“你说的是哪个深空?”

“就是那个盖了好几所学校,还设了奖学金的深空公司?他们好像还是于东的合作公司。”

“你竟然还知道深空公司?”

于东有些意外,他一直以为深空公司只在影视圈要出名些。虽然深空现在签了不少知名作家,但是普通读者看书的时候根本不会关注作者的经纪公司叫什么名字,甚至都不知道作家还有经纪公司。

何丘水应该知道得也不是很具体,不然也不会说深空公司是于东的合作公司,而不是说经纪公司。

见于东这么意外,何丘水推了推眼镜,笑道:“之前看新闻说他们公司正在捐助学校,我就多关注了点,后来才知道他们还是于东的合作公司。好像还有不少作家都跟这家公司有合作,应该是个大公司,你们跟深空公司是什么关系?”

“我们在金陵工作,去过深空,知道他们在做慈善。”

“哦,这样啊。”

“嗯,深空公司会向社会采集意见,以此来调整他们的慈善计划,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跟他们反馈。”

“那我回头也试试跟他们反馈一下。”

“当然可以。”

于东点点头,其实何丘水刚才的那番话让他想起了张一谋拍的那部《一个都不能少》,说的也是落后地区教育的事情。

影片里面也有个学生辍学去城里打工,然后代课老师带了“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去城里找那个学生。

然而不同的是,影片的结局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片名叫一个都不能少,就是一个都没少。

现实却无法向影片中那样美好。

影片中的这种浪漫主义色彩遭到了一些人的诟病,他们认为一个导演可以给自己影片的结尾涂抹上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却无法给严峻的社会现实涂抹上同样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样的批评在于东看来,就如同是在放屁。

既然艺术作品可以揭露社会的黑暗,自然也应该可以表达美好的希望。

有些人总是把表达美好希望与歌功颂德画上等号。

于东记得《一个都不能少》是施强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来的,应该就是这两年发表,当年电影没出来之前,这部小说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于东还在《飞天》上看过这篇小说。

施强生并不擅长写小说,《天上有个太阳》写得其实比较一般,不过贵在有真情实感,而且题材容易引起关注。

也不知道现在这篇小说有没有写出来,回头得关注关注,或许深空公司有机会可以参与进去。

这类电影不在乎票房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