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49 章(2/2)

作者:蓬莱客
道了?对他的母亲生出了误会?这才连夜追到自己这里? 他的心一沉,脚步顿时犹如注铅,停住了,凝视着对面这突然闯进来却又一言不发的少年,笑容也渐渐消失。 他迟疑了下,问道:“傍晚的事,你知道了?” 少年喘息渐平,看着他点头:“是,我知道!我还知道了,大将军你和我母亲从前的事!” 姜毅闭了闭目,随即睁眼,立刻道:“你不能误会你的母亲,她无半分不是,更不曾做过任何对不起她身份的事!今日之事和她无关,一切都我的过错!” 他说完转脸,看向案上那支用布包了回去的鹤笛,无半分犹豫,径直取了过来,展到少年的眼前。 “看到了吗?这是你母亲小时候我送她的。十几年前,她便就托你四嫂的父亲将它带回来还给我了!” 他握住了鹤笛,便要发力折断:“你放心,我可向你保证……” “大将军!” 怀卫一步上前,将鹤笛从他手中夺了过来。 “大将军,我追来,是想要告诉你,我会很快长大,做真正的雄鹰,娶妻,为王!到时候,我便让她做回公主!把公主还给大将军你!” 姜毅定住了,怔怔地望着面前的少年。 怀卫眼眶泛红,神色激动。他凝视着面前的这个男子,说完了话,低头,看了眼方从他手中夺来的那支鹤笛,小心地,轻轻放回到案上。 “请大将军继续保管。等到了那一天,你再亲手将它还给她。” 怀卫朝他郑重地行了一礼,随即转身,如来时那般,掀帘飞奔而出。 姜毅终于回过神,吃惊不已,追了出去,见夜幕下,那少年的身影朝着辕门的方向而去。 他往军营外奔去,奔出辕门,远远看见外面的野地里,有几道骑影。 “大将军,多加保重!早日养好伤!后会有期!” 怀卫冲着身后高声道了一句,翻身上马,抽了一马鞭,掉头而去。 李玄度带着菩珠也上了马,遥遥朝奔出来的姜毅拱手道别,随即也跟着怀卫,纵马离去。 姜毅追出辕门几里地,方停下脚步,目送着前方的几道骑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在军营外的野地里独自立了许久,缓缓仰天,闭目,长长地呼吸了一口气,终于压下心中那澎湃的感情,方转过身。 “何人?出来!” 他突然望向一侧道。 近旁野地的一片昏暗角落里,慢慢地走出来一个人。 是一个年轻的将领。月光之下,身影劲瘦,剑眉长目。 “骠下崔铉,见过大将军。” 那青年朝着他行了个礼,低声说道。 姜毅听到他的自报家门,微微一怔,仔细地看了他一眼。 “你便是崔铉?” 他打量着这青年,语气缓和了不少。 姜毅听闻过这个名字,也知道些他的事,只是此前没见过人。没想到此刻会在这里遇到。 如今东狄虽连王庭也被破,众部投降,四境皆服。但说不准,过个十年二十年,死灰复燃,战事再起,也不无可能。 何况除了北方,东北、西南,亦皆有异族。冠服文华,与中原皆不相同。 如西狄者,毕竟是异数。何况为了维持这种关系,李朝的一位公主,她曾付出了她半生的代价。 土地和权力,永远都是吸引狼群追逐的鲜血一般的存在。 李朝需厉兵秣马,不可懈怠。而良将难求,尤其是能指挥大规模作战的将领,除了经验外,对天分,更是有着极高的要求。 朝廷军中,有能力指挥一二万人作战的将官,据他所知,如今应有十来人。 有能力指挥好五万人的将官,则只有韩荣昌、杨洪等寥寥数人了。 而能指挥好十万以上大军的,除了自己和李玄度外,在短期内的将来,恐怕就只有这个崔铉了。 只是或还需要调|教。 “不早了,为何还不归营,游荡在外?”姜毅问他。 崔铉方才心中发闷,出来透气,想回时,无意看见李玄度和她等在辕门之外,自然不会贸然现身。 “帐中闷热,出来透气,不想惊扰了大将军。”他应道。 姜毅直觉这青年人似有心事,却也未再多问,只道:“回去后,你有何打算?可是要入朝为官?” 据他所知,这个崔铉虽此前在朝廷里位高权重,曾做到南司将军,北疆大战,亦立下了大功,但从前得罪了不少人,声名亦是狼藉。 据如今朝廷里的传言,孝昌皇帝之死,似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秦王即将登基,这是板上钉钉之事。在秦王登基后,这青年若真想再入朝为官,秦王应也会满足他的心愿。 就是不知他自己是如何想的。 崔铉低声道:“戴罪之身,何来脸面入朝?” 姜毅注目了他片刻:“既不入朝,好男儿便当守土安边。我麾下尚缺一上将,日后你可愿来?” 崔铉倏然抬头,和他对望片刻,朝他单膝下跪,低头道:“求之不得!能效力大将军麾下,乃骠下之幸!” 姜毅脸上露出笑容,立刻上去,亲手将他托起,拍了拍他的肩,笑道:“后生可畏!将来建功立业,王侯可期!”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