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万世,只争朝夕(1/2)

作者:吾谁与归
山野银山的势力,在吞并了赤松家的三个令制国之后,算是彻底的站稳了脚跟,即便是不依赖室町幕府也是一股极其强悍的势力存在。

当初,蒲家商总、费亦应、徐承宗等人在烟云楼讨论的时候,费亦应问过一句话,说如果费家如果可以在倭国提刀上洛,是不是可以封王。

当时徐承宗的回答非常微妙。

费亦应知道倭国的局势,所以才会那么大胆的询问。

在山野银山站稳脚跟的时候,李贤和李宾言,这对儿江南的活阎王再次见面。

李宾言从京师回到南京之后,多数官员都迫切想要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李宾言的永乐剑,是否还在身上。

让诸多官员失望的是,李宾言回来之后,依旧带着那把永乐剑。。

“今岁的考成法,只完成了锦被厕床,白金饰溺器。”

刘观在宣德年间,曾经官至左都御史,而后依附于杨士奇,主持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的盐政。

要说大明的盐政,到底是怎么被破坏的,这个刘观绕不开。

“略有耳闻,据说整个南衙的官员升迁任免,都由这刘观一言而定,当真威风凛凛。”李贤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用丝绸做的衣服铺在厕所,用金银装饰夜壶。

这种形容十分的夸张,李贤不认为是真的。但当年刘观在南衙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所有官员都看他的脸色行事,这件事倒是真的。

李宾言略微有些为难的说道:“其实…刘观是杨士奇的人。”

李贤和杨士奇有点小矛盾,随后李贤就被扔出去巡边去了,这件事李宾言一清二楚。

“不意外,如果不是和杨士奇有勾结,刘观一个左都御史如何做到权柄滔天呢?”李贤点头,他对这件事并没有太过吃惊。

宣德三年,宣德皇帝问政,问杨士奇,天下贪官何人最贪?

杨士奇说是刘观,然后刘观就被全家流放到了辽东。

刘观是替罪羊。

因为处罚刘观,本身就是宣德皇帝在敲打杨士奇。

将一个性格奢侈的人,推到德不配位的地位上,任其狂妄,等到要出事的时候,把他推出去做替罪羊,这种手段,实在是太平常不过的权斗之术了。

李宾言深吸了口气,面色复杂至极的说道:“当年盐政共计一百二十三万引,宣德三年户部计,超发至三百二十皇帝,即便是当今陛下,似乎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李宾言脸上浮现了一股笑意说道:“所以陛下从来不求万世,只争朝夕。”

这就是陛下的务实之道,只要陛下还在位置上,这些人就只能蛰伏。

“李燧如何?”李宾言问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南京,是一个花花世界,十里淮河十里烟花,这里的世界太精彩了,李宾言自己知道,突然从穷乡僻壤来到这样一个富贵乡,会是什么模样。

李燧,那个敲响了登闻鼓的人,会不会在这个烟花世界,就此沉沦下去呢?

“很难说。”李贤犹豫了下,才说道:“他的情况不太好,虽然说还没有犯错,但是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

“乱花渐欲迷人眼。”

“唉。”

李贤把李燧的情况说了说,李燧主要负责类似博爱乡的畸零女户的案子,推进的速度极快。

但是李燧也经受了许多许多的考验,这些考验,让李燧这个科场新人,有些难以应付。

这些郡望乡贤们的手段,实在是太多了。

具体而言,就是李燧最近和一个大家闺秀谈情说爱,这是李燧的弱点,他在四川的旧人,在他离川之后,就嫁给了别人。

后来在京师中了前十之后,又遭到了项文曜以势逼其婚配。

这算是李燧的心病了。

李燧巧遇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两个人良才女貌,算得上一段佳话。

如果这个大家闺秀的背景,不那么复杂就好了。

根据锦衣卫杨翰的调查,这个大家闺秀的家中,几乎可以肯定和畸零女户案有莫大的关联,而且这个大家闺秀,接近李燧的目的就是因为李燧主办此案。

“找他谈过了吗?”李宾言十分严肃的问道。

李贤摇头说道:“没有,不知从何说起。”

当初李贤接受了玉娘,与虎谋皮,是无奈之中的无奈,李燧这事,让李贤如何开口?

李宾言思索了片刻说道:“我来找他谈一谈,杨指挥,把那女子的情况,跟我说一下。”

杨翰将一份题本放在了桌上。

李燧,是陛下极为关注的人,按照科场的潜规则,李燧敲了登闻鼓,本身要到陕西行都司吃几年苦,毕竟坏了规矩,是陛下一言堂把李燧送到了南衙,景泰二年的新科状元柯潜去了陕西行都司。

现如今,柯潜在陕西行都司,头功牌拿到手软,李燧却是又一次遇人不淑。

镇江赵氏女和李燧巧遇,随后就是很俗套的才子佳人这种很俗套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