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衍和尚,分析地很到位嘛?有两下子、有两下子。】>
【不过,这丞相制度最大的弊端你没说出来啊!】>
【老朱之所以废除丞相制度,那是因为分权啊!】>
【路线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利斗争是真的。】>
轰隆隆……>
一道闷雷炸响在朱元璋脑中,使他精神震颤。>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此刻满眼骇然。>
权儿,权儿这番看法,可谓是“一针见血”啊!>
【路线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利斗争是真的。】>
这一句话,道尽了王侯将相那点事啊!>
此刻的老朱,满脑子就一个想法:扶权儿入驻东宫做太子,是朕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标儿,你差远了啊!>
甚至连朕,比之权儿都不如。>
哎……>
老朱眼神复杂地看着朱权,很想撬开他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老朱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劳资?】>
【为什么感觉,他想掀开劳资的头盖骨啊?】>
【嘶……他不会觉得劳资不说话,脑子里都是翔吧?】>
【呸呸呸,老朱脑子里才是翔呢!不掺水的那种,晒干能点火的那种。】>
朱元璋脑袋顶飘起一长串问号。>
翔为何物?>
为何晒干能点火啊?>
还有,撬开脑壳而已,为什么让权儿说的,那么恐怖啊?>
掀开他的头盖骨。。。>
想想那画面,就有点血淋淋。>
老朱这位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物,依然觉得:权儿你比父皇狠!>
朱元璋脸色连番变化,一会儿震惊,一会儿疑惑,一会儿欣慰,一会儿恐惧……>
陛下这是咋地啦?>
道衍和尚心虚地偷瞄着老朱,难道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师弟啊……说的很对,看来你对时政方针,很有研究啊!”>
朱元璋收摄心神,背着手踱步走到道衍和尚身后,鼓励般拍拍他肩膀。>
而后,他转到道衍和尚身前,指着他鼻子说:“只不过,你不是朕,对废除丞相这件事,没有看到根本。”>
这……>
道衍和尚沉吟不语,低头缓慢捻动佛珠。>
他心中把老朱骂了个狗血喷头。>
装什么装啊!>
你是皇帝你了不起啊?>
贫僧说的已经是正确答案了好吧?>
你非得鸡蛋里面挑骨头,显示下你比我们都牛逼是吧?>
内心里的道衍和尚,漆黑无光。>
现实中的道衍和尚,有礼谦逊。>
“请陛下教贫僧。”>
“嗯,既然你诚心诚意地请教朕了,那朕就借着这个机会,给尔等都说说。”>
老朱背着手,摆出一副指点江山的牛批架势。>
【劳资看你能说出点啥来?】>
【就不信比历史书上写的还精辟?】>
【你要有这本事,劳资冒着被系统惩罚的危险,也要给你把玉米、土豆、红薯搞出来。】>
【可惜啊可惜!你老朱绝对说不出比历史书还精辟的总结。摊牌吧!劳资就是看不起你。】>
呵,呵呵,呵呵呵……>
老朱在心底里冷笑。>
看不起朕?>
看不起朕是吧?>
好好好,让你看不起朕。>
“师弟啊,丞相制度的优越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如五脏里的肺。”>
“司呼吸,调制节,通调水道,主皮毛,控鼻窍。”>
“而他的弊端呢?也是这些,即是中医里的不及与太过。”>
“就拿司呼吸来说吧。”>
“何为呼吸?吐故纳新,放到朝廷里,那就是科举,选贤任能,以及官员升迁。”>
“一个好的丞相,会给朝廷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不会使朝局僵化。”>
“一个不好的丞相,则只会用老人,熟悉的人,有成功经验的人,使整个朝局僵化顽固。”>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朕废除丞相制度。”>
“而朕现在想要类似于丞相制度的体质出现,要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将这种太过与不及约束。”>
“朕想让他的太过与不及恒久远的保持在某个限度内。”>
“不至于使朝局僵化,也不至于使朝局太活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