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前世几面
宋敬之像是被炸雷击中了一样,呆立在那里。府中人见果真从少爷房中搜出了砒霜,不由都对宋敬之唾骂不已,斥责他心怀不轨,竟然为了财产谋杀了父亲。
于是宋贤出面,将宋敬之从家谱中除名,赶出了宋家,顺理成章占据了宋府,霸占了宋家产业。
宋敬之申冤无人理会,又被府中上下唾弃,无人收留。只好一路流亡,到了京城中。
顾芊芊看着如今宋敬之狼狈的样子,不免心下恻然。回忆起前世的时候,自己与宋敬之曾经见过两次。
那时候的宋敬之,还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为人富而不骄,彬彬有礼。第一次见面时,宋敬之便给自己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前世随父亲去江南一带游玩时,曾路过宋家所在的地方。当时她还并不认识他。那天天色阴郁,乌云压城,一场雨酝酿了许久。
谢蓉蓉与父亲乘着马车从郊外游玩回来,一路紧赶慢赶,想要赶在下雨之前回来。可没有想到半路上就被大雨阻隔,小路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马车的车轮陷了进去,怎么都出不来。两匹马也被大雨淋得不愿前进。
车夫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两匹马吃痛奋力往前,马蹄却又陷进泥坑里面。雨越来越大,路上越来越难走,车夫束手无策,谢蓉蓉与父亲也无可奈何。只好等着雨停下来。
这时候宋敬之恰好路过。大雨滂沱,宋敬之的马车轻便,两匹良马更是经过了训练,这样泥泞的路面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从马车内掀开了帘子往外看,正巧看到了谢蓉蓉的马车停在路边泥泞里,两匹马动弹不得。连忙命车夫停下。
风骤雨疾。车夫勒住了马,停在谢蓉蓉马车旁,宋敬之便向他们车里喊到:“在下宋敬之,路过此处。这场雨一时半刻怕是不会停了,不知阁下要去哪儿,我可以送你过去。”
谢蓉蓉与父亲闻言,掀开帘子一看,是一个年轻公子,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办法,等下去也是耽误时间,便欣然答应了,即刻下车,要往宋敬之马车上来。
宋敬之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爷带着一位年轻姑娘。想到雨大,恐怕二位的身子都禁不得风寒,连忙亲自下车,解了自己的外袍撑起来,为他们挡着雨,将谢蓉蓉与父亲都送上自己的马车。
虽然动作很快,可宋敬之身上还是湿透了。
谢蓉蓉与父亲很是感念。素昧平生,却如此体贴爱护。可见宋敬之为人和善。
而再一次见面,是谢蓉蓉进宫陪伴太后,之后随着太后皇上一起巡游江南,宋府接驾的时候了。皇上在前,谢蓉蓉紧随其后,宋敬之也跪在他的父亲身后。二人相见,按礼不可说话,谢蓉蓉便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罢了。
原以为宋敬之为人宽和善良,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却没想到人善被人欺,竟然着了自己亲叔叔的道,就这样被赶出了宋家,沦落到与乞丐抢食物的地步。
顾芊芊想到此节,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宋敬之见顾芊芊愣愣地看着自己出神,眼睛里满是悲悯,很是奇怪。这位姑娘衣饰并不华贵,想必并不是大家小姐。看相貌也陌生的很,不曾见过的。怎么此刻看着自己的眼神,好像认识自己似的。于是他试探性地叫了她一声:“姑娘?”
顾芊芊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宋敬之,做了一个决定。
“兴儿,旺儿,”顾芊芊喊那两个陪自己来年府送节礼的下人,“你们俩把他扶到马车里。”
那两个下人虽然奇怪顾芊芊为何要帮助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但并没有问出来,即刻照做了。宋敬之被他们二人架起来,扶到了车里。顾芊芊随后也上了马车,吩咐二人道:“先去福伽客栈,将他安顿下吧。”
宋敬之疑惑地问道:“在下与姑娘素味平生,如今沦落京中,人人践踏。姑娘何以为在下费心至此?”
顾芊芊想了想,说道:“看公子言谈举止,想必不是自小流亡之人。我帮助公子,只是不忍看公子虎落平阳。”
宋敬之听后奇道:“姑娘是怎么知道的?不瞒姑娘说,在下祖籍江南石渠,只是父亲病逝后,在下被人诬陷,这才赶出了家门,流亡到此处。”
说到这里,宋敬之回想起当初宋贤的种种行径,依然恨的牙根发痒。眼睛里也满是愤怒与绝望。宋贤的诬陷狠毒,族人的唾弃冷目,一路到此的艰难与坎坷,一幕幕又涌上了心头。
顾芊芊心下了然,不再追问。
到了客栈,顾芊芊安排妥当,让宋敬之住下,又吩咐了兴儿去请大夫。
宋敬之虽然一路跌打,一路受伤,好在身体底子好些,只是一些皮外伤,并不要紧。只是连日没有吃饭,内里虚弱,吃几副温补的药物,再每日用些鸡汤鱼肉等,也就好了。
大夫开好了药方,旺儿便去药房抓药去了。顾芊芊便向宋敬之说道:“公子暂且在此处安心住下,一日三餐,医药茶水,我都会吩咐小二按时送来。有什么事,就打发了人到楚将军府中告诉我,只说找顾芊芊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