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周朝第十一任王,和历代周王一样,周宣王姬静拥有着整个周王朝的绝对权力。甚至他的中兴之举也在整个周朝历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最著名的事迹,恐怕还得数他有个闻名天下的老爸和儿子。
当然有什么样的老爸和什么样的儿子是不能挑选的,但要说起周宣王的老爸那可是赫赫有名,流传千古。他的父亲,姬胡,周王朝的第十任王,周厉王。周厉王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昏君,那是有自己的名人名言的。横征暴敛,四处征伐,那都是小儿科。关于在制止人民反对言论这方面,周厉王发挥创新意识,利用巫者监督百姓,致使百姓不敢公开反对自己,道路以目,大家只能用眼神说话,如同进入电影最初的默片时代。
安静!真安静!
周厉王对于自己止谤的本领非常满意。
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呢?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没几天老百姓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抗议活动,并且富有成效。周厉王被放逐到了彘地,并且死在了那里。
人民群众本着除恶务尽的精神四处寻找当时的太子姬静。其实太子并未远走,就躲藏在当时的召公家里。为了保护太子,召公用自己的儿子假扮太子,使太子得以脱身。在周公、召公共和执政的十四年中,对于姬静而言,实在是非同一般的煎熬与折磨。自己的父亲因为领导能力有限,暴虐无度已经是四方逃窜了,而自己这个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也躲在召公的家里不见天日。这根本就是逃犯的日子啊!
本属于自己的国家不能去干涉管理,在召公家里也实在是度日如年。毕竟为了保护自己,召公付出了亲生儿子的代价!
“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哦;寒冬腊月呦,盼春风……”
这一天,终于随着周厉王的去世而终结了。
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地。姬静在众大臣的拥戴下,被拥立为新的周王。
这一个居高临下的宝座!
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帝王呢?
周宣王没有什么名言警句,他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位之后,他开始整顿朝政,使得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他最大的功绩就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淮夷,为整个周朝的发展谋取了一个和平的大环境。和平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是这个主流是需要用切实的行动去争取的。
这些功绩为沉默的周宣王奠定了周室中兴之主的地位。
曾经的逃犯生涯,在他的南征北战中逐渐远去了。
领导当得久了,难免会有自我膨胀。特别是对于这种杀伐决断,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领导,难免将个人魅力无限扩大。孙悟空什么时候最有王者风范?当然是在做齐天大圣的时候。虽然刚从小小的弼马温岗位上进入编制,只是个临时工,虚职,但是这名头也够他得意了。所以那时候才会有一怒搅扰蟠桃盛会,叫板大老板玉皇大帝,大战天兵天将的壮举。
周宣王也不例外。
虽然说即位的过程历经曲折,虽然说自己的老爹给国家带来了重重灾难,难道不能把这些看做老天爷为了锻炼自己所特意设置的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遍洒了牺牲的血雨!
作为扭转乾坤的人物,难道自己不成功吗?
开始坐上这个位置,难免记得不那么光彩的逃亡生涯,这时候欣欣然可以随意为之了。
周宣王的昏招,闪亮登场!
对戎狄战争的胜利使得自信的周宣王更加飘飘然。天下唯我独尊,想怎么的就怎么的。为所欲为,刚愎自用,终于酿成了几个昏招。虽然只有几个,但却是东周致命的转折点。
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领两个儿子去朝觐周天子。这是诸侯朝拜天子的仪式,“春见曰朝,秋见曰觐。”送点土特产,千里送鹅毛,聊表心意。必须让大领导知道,自己对于领导的一份心意。鲁武公此行本无差错,但坏就坏在带去了两个儿子:姬括和姬戏。
周宣王一看,这小姬戏唇红齿白,聪明伶俐,真是讨人喜欢。那啥,我说鲁武公啊,我看你这世子之位,就定姬戏吧!
这可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周礼的继承制度,是“立嫡立长”。
从有周开始,上至周天子,下至诸侯,这就是行事准则。只有正妻所生的儿子,才是嫡子。而在嫡子中还必须是长子才能被立为世子。如果正妻无子,才能轮到其他妻子所生的年纪最大的长子。
历来都是红灯停,绿灯行,您今天高兴就绿灯停,红灯行了,后天又变红灯停,绿灯行了,来回折腾,那是要出问题的!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这件事情看似周宣王一时兴起,但如果真是如此,真将为鲁国埋下变乱的祸根。而且带头违反礼法,这不是教老百姓违反秩序吗?此例一开,以后诸侯还能服从周天子吗?
辅佐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