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虽然在外事方面没有什么见解,一会儿齐国一会儿楚国的,把自己都整的晕头转向,里外不是人,非得要被人逼到墙角了才能服软,可是郑文公的儿子还真是各有特色。
比如公子臧,从小就喜欢标新立异,还很有服装设计师的天赋。公子臧曾经采集鹬羽制作华冠,也就是用翠鸟的羽毛做华冠。现在想这样的华冠大概颇有原始风格,可是师叔反对说这是非礼之服,公子最好不要穿戴。
公子臧辛苦的成果被否定,心里很不痛快,于是跑去跟自己的哥哥世子华诉说。因此世子华与叔詹、孔叔和师叔这三位郑国大夫心里都有芥蒂。
如果一个人和你关系不好,那不一定是谁的错误。可是如果大家都和你关系不好,那肯定是你的错误。而世子华能够和郑国这三位著名贤良的大夫都心存芥蒂,那就很说明问题了。
郑文公派世子华参加齐桓公的诸侯聚会,世子华心说爹你怕齐桓公生你气,难道我就不怕吗?怎么我比别人多长一个脑袋吗?世子华不愿意前往。
叔詹从国家大局出发催促世子华前往,世子华心里更加恨叔詹,就知道你这老头没安好心眼子。这是去齐桓公那儿,是我们郑国曾经背叛过的齐桓公,你居然还着急让我去,难道是希望我有什么不测?
世子华觉得自己被整个世界遗弃了。
母亲不得宠,而且已经去世了。弟弟又是个特立独行的服装设计师,自己向郑国有名的大臣求教,又总是被敷衍。
人生还有活路吗?
或许根本不能依靠别人,只能依靠自己!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世子华决定了,要自己拯救自己。
一见到齐桓公,世子华便请求齐桓公摒去左右,有要事相商。齐桓公此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和这个年轻的世子从来没见过面,怎么还能有要事呢?但是他觉得既然能够提出要求,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于是齐桓公命令左右退下。
世子华郑重其事的进言道,“郑国的国政,完全被泄氏、孔氏与子人氏三个宗族把持,上次郑国逃脱会盟,完全是这三个宗族把控的。如果您能够为郑国除去这三个宗族,我们郑国将自愿成为齐国的附庸,永远听从您的指挥。”
卑鄙、无耻、友上传 )
这就是世子华这一番话应该得到的评语。
原来世子华想到的办法就是利用齐桓公除去郑国实力派,然后仰仗齐桓公,哪怕整个国家成为齐国附属也在所不惜,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就行。
齐桓公也很吃惊,原来真相是这样的?寡人答应你了!
齐桓公将这件事情告诉管仲,可是管仲连声否决,“主公之所以为诸侯敬服,除了您尊崇周天子,锄强扶弱之外,就是因为您讲求礼与信。现在世子华的建议是儿子反抗父亲,这是不礼,人家诚心结盟我们却祸乱其国,这是不信。而且臣听说,世子华说到的这三位大夫,在郑国被称为‘三良’,这样的贤良之臣如果您都要诛杀,那恐怕没人赞同。您作为诸侯盟主,贵在顺应人心。作乱者灾祸必将及于自身,臣看世子华恐怕要有大祸临头了。主公前往不能答应他。”
齐桓公恍然大悟,世子华这小子编我!
齐桓公再次召见世子华,诚恳的说道,“你说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重大了,还是等你的父亲来了,我和他亲自谋划吧!”
这一句话让世子华汗流浃背。
等我父亲来?
我父亲知道我这么背后坑他还能饶了我吗?
世子华心慌意乱,告辞回国。
而管仲仔细思量世子华的话,越发觉得此人心地阴险。于是管仲将世子华的密谋故意泄露给郑国的人,在世子华回到郑国之前,郑文公已经先一步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
世子华一路之上也在思考对策。他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说的话如果父亲真的知道了,那还真是不可预计的可怕。
要说这世子华的确是足智多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世子华回到郑国,见到父亲郑文公,义愤填膺的对父亲告状说,那齐桓公责怪您没有亲自前往,根本没有原谅您的意思。您不如就干脆还是和楚国在一起吧!
郑文公只觉得一股气直涌到头顶,这该死的逆子!“啪!”的一声,郑文公手里的茶杯在世子华身边开了花,郑文公怒喝道,“逆子!你都要卖国了,还在这瞎说!”郑文公命令左右将世子华囚禁在幽室之中。
要说世子华果然有眼色,知道自己阴谋败露,还被囚禁在这幽室之中,结果肯定不妙。世子华居然在墙上挖洞逃跑,准备上演一出古代中国版的肖申克的救赎。可惜肖申克是无罪的,而世子华则有叛国之罪,所以二者不能相提并论。这挖洞的行为估计没演习过,被守卫发现,郑文公命令将世子华就地格杀。
世子华的结局,果然与管仲预料的一样。
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足智多谋,可以绞尽脑汁,但是绝对不能不择手段。如果国家和父母都可以背叛,那就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