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烛之武退秦师》
郑国被秦国和晋国围攻,只要让秦国退步,晋国自己孤掌难鸣,就很难把郑国如何,在此危难之际,一代外交大师烛之武隆重登上历史舞台,他凭借着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对秦王心理的准确把握,以暮年之躯三寸之舌,将一场灭国之灾化于无形。现在读来真是惊心动魄精彩绝伦。烛之武就象一颗流星,瞬间放出灿烂的光芒将历史的天空照亮,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后来又归于何处。
看到烛之武和郑伯对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烛之武的地位并不高,空有满腹才华却不被当政者重视,只在孤单寂寞中渡日,在被郑伯召见并委以重任,他在悲喜交集,喜的是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悲的是可惜自己老态龙钟,不能多为国家奉献力量。所以他对郑伯,幽怨的:“俺年轻的时候都不如别人,老了还能做什么呢?”可是在郑伯的亲切安慰下,马上临危受命,他也真的不负众望,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当烛之武和秦王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年高体弱地位低微的老人能对政治局势分析得那么透彻,能把一个外国领导者的心理研究得那么深刻呢?这充分明,他在不被赏识孤单寂寞的日子里,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靠打麻将等低级娱乐来虚掷光阴,而是一直在努力刻苦地学习,他始终没有抛弃自己的人生理想,始终没有放弃希望。终于,在他行将走完人生旅程的时候,历史给了他表演的机会,由于他有准备所以他抓住了机会,用他积聚一生的知识和力量做了一次最精彩的演出,然后光荣谢幕。
和烛之武有相似经历的还有秦国名相百里奚,他们大约是相同时代的人,百里奚当他身份低微生活贫困朝不保夕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对政治局势和国家大计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见解,直到七十多岁他才被秦穆公赏识,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都有有**和低谷,当我们处在逆境中时,只有坚持理想不抛弃、执着学习思考不放弃,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牢牢抓住它,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於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