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江,你对天道的感悟有失偏颇。>
贫道修元神悟天道,非你们盘古的血脉后裔,开辟的玄门仙道无法适应巫族也很正常。>
玄门仙道是天地大势,这是贫道昔日梳理天地三千法则,斩杀罗睺之功,成为天道第一位圣人,维护天道秩序,教化众生得来的大势。>
玄门仙道乃天地大势,天地大势非玄门仙道,何来贫道自己玄门的大势不是天地大势一说。”>
看着如同太阳般闪耀的帝江,鸿钧的神情没有半点变化,语气平静的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面对鸿钧这样几乎滴水不漏的回答,帝江却是笑了,目光看向旁边的烛九阴。>
不怕你回答解释,就怕你不回答解释。>
“请问道祖,这样是不是说只要众生对天地的贡献更大,维护的秩序更多,大势即可改?”>
烛九阴没有迟疑,在其他人询问之前,向鸿钧提出新的问题。>
呼!>
烛九阴的话音落下,紫霄宫的气氛就猛地一滞。>
因为这个问题,昔日紫霄宫第一次讲道的时候,鸿钧就曾经说过......大势不变,小势可改。>
“玄门大势不变,小势可改,然天地沧桑变化,万物皆有一线生机。”>
鸿钧沉默几秒,用另一种说法回答了烛九阴的问题。>
“请问道祖,天地如此澎湃的煞气从何而来?”祝融跟着站出来,声音粗狂的询问。>
“贫道也知之不详,可能是天地有缺,导致煞气丛生,也可能是昔日盘古大尊开天斩杀混沌魔神,三千大道魔神残留的怨念和恶念所化。”>
“请问道祖,以力证道之法,如果破开天道,夺取天地本源成就混元道果,但没有鸿蒙紫气不把道果寄托天道,此法是否证道可行?”>
后土跟在后面站了出来,对鸿钧行了一礼询问。>
这个问题一出,紫霄宫内,众多洪荒大能的眼睛全都亮了,鸿钧也无法再保持淡漠无为的表情,不经意间散发出一丝的圣人气势。>
“道祖,是后土的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吗?”>
面对鸿钧沉重的表情,后土看了帝江一眼,待看到帝江点头之后,这就对鸿钧拱手一礼,继续追问。>
鸿钧沉默许久,最终在天道的监督之下,还是点头了。>
“可行!”>
轰!!!>
鸿钧的话音落下,整个紫霄宫立马轰动了。>
全部的洪荒大能都瞪大眼睛,神情充满了激动和惊喜。>
证得圣人的鸿蒙紫气有数......>
这点不用鸿钧说明,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原本大家以为,整个紫霄宫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够证道,其他人都是道途之上的炮灰。>
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洪荒天地,除了圣人之法,居然还有其他的证道之路。>
这对在场的洪荒大能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人群中,伏羲突然想到什么,脸色猛的变了变。>
看着紫霄宫内群情沸腾的众多大能,看着一脸平静的帝江。>
这一刻,伏羲心里掀起无尽的波澜。>
“哥哥,怎么了?”>
这时,前面的女娲察觉到伏羲心境的变化,连忙回过头低声询问。>
“没事,哥哥刚想到一个事情差点儿忘记了。”>
伏羲对女娲笑着安慰一句,但心底里的阴霾,却是越发的浓郁。>
作为天机之道的修行者,伏羲刚刚看出巫族这一连串问题的深意。>
先是抓住鸿钧在紫霄宫代天讲道,不得拒绝听道者不得打压听道者不得驱赶听道者的机会。>
以功德压迫逼宫,迫使鸿钧回答大势之言。>
这个问题一出,玄门大势跟天道大势直接就区分了,让鸿钧今后无法再利用天道的名义命令洪荒众生。>
而后,询问天地煞气的来源,引出可能存在的混沌魔神残念,给洪荒树立一个潜在的敌人,以外部压力转移洪荒对巫族的矛盾。>
毕竟现在整个洪荒都是修炼玄门仙道,只有巫族不修元神。>
道不相同不相为谋。>
如果没有外部压力转移矛盾,随着玄门仙道的发展,巫族就会逐渐成为整个洪荒的眼中钉肉中刺,被众多大能所排斥。>
但现在,洪荒多出来这个混沌魔神残念。>
相比较混沌魔神。>
巫族不修元神,道不同的问题,这就微不足道了。>
消除鸿钧掌握的天道大势,把天道大势削减成玄门大势,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