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13章】 企业脊梁(求订阅!)(2/3)

作者:壮乡小仨
于这些10年前甚至三五年前还在土里刨食,或是在外地打苦工的山里人来说,今天或许就是他们一生中最荣耀的日子了。

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当他们一年拼死拼活都存不下一两万块钱的日子就这样悄然远离,如今他们的人均收入不会低于10万,靠的并不是高学历以及太多高深的技术,而是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目前,‘镜湖集团’一线员工的基本月薪是5000rmb,再加上旺季的各种加班补贴以及奖金,哪怕是最少的员工也能拿到10万rmb一年,至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就远不仅于此。

在过去的10年中,‘镜湖集团’每年年终的‘100名优秀员工’有超过80%来自基层,他们开上了价值数十万的豪车,这也是给整个集团的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这些年,‘镜湖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是却没有许多大企业的毛病,那些坐在办公室挥斥方遒的白领们从来不敢对那些在农场、牧场与庄稼、果树和牲畜打交道‘泥腿子’有丝毫的轻视。因为他们知道整个‘镜湖集团’的脊梁就是这些被高原紫外线晒得脸庞紫红色的一线员工,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才能坐在办公室里悠闲地处理公务,享受着远比同行更优厚的薪资待遇。

在‘镜湖集团’,养牛能手不仅在收入上可以和部门主管并驾齐驱,甚至在集团内部的地位也要远远高于那些西装革履的管理层,这样的组织架构也是让许多企业和媒体颇为感兴趣。

在‘镜湖集团’内部,除了行政级别的区别之外,专业技术的评级也成为了企业区分员工高低的重要手段,这有点类似于当年许多国有企业盛行的‘八级工工资制度’。

如今,‘镜湖集团’内的行政级别一共有21级,而技术人才也有相对应的21级,每一个级别都要经过严苛的考评之后才能评选,最终这些级别将和员工的收入以及集团内部的地位休戚相关。

比如,马万里就是‘镜湖集团’里第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和他一起入选这一批名录的员工全部都是在农牧业一项拥有独特技艺的一线员工,他们是集团的技术骨干,也是整个集团赖以腾飞的基石。这些21级的顶级技术人才,在集团内部的地位并不亚于高级副总裁,他们的任何意见和建议都会被集团董事局加以重视。

萧风的大伯萧晋旭虽说不是‘镜湖集团’的正式员工,但是身为‘技术顾问’的他因为在火腿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每年都要从镜湖集团拿到超过50万的顾问费。这并不是萧风公器私用,而是萧晋旭在火腿制作、窖藏过程中所拥有的丰富经验不仅可以降低火腿生产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火腿的美味,增加利润率。

50万的顾问费相对于‘萧家火腿’每年数亿rmb的销售收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镜湖集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更多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梦幻酒庄’的首席酿造师萧礼,在酿造出‘梦幻葡萄酒’这种世界级名酒之后,也在去年入选了‘高端技术人才’的名录,他在集团内的地位并不逊色于经理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无论是出差待遇以及薪酬级别,都是令人羡慕!

也正是‘镜湖集团’重视一线生产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缘故,‘镜湖集团’的产品品质一直都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准,这也造就了‘镜湖集团’令人惊叹的‘镜湖现象’。

在许多企业把一线工人视为盘剥对象的背景之下,‘镜湖集团’对一线员工的厚待也是引起了众多媒体以及企业界认识的关注,毕竟‘把人当人看’的举动,总是会让人有些莫名地感触。

…………

今天早上,众多媒体记者就在‘银杏球场’的广场上看到那些正在合影留念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从他们的装扮和气质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并不是企业的管理者。

但是,这些皮肤黝黑的员工脸上洋溢着主人翁的笑容,集团举行创立10周年庆典,他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与有荣焉。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才知道,这些穿着节日盛装出席的员工,大多都是‘银杏新区’周围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在‘镜湖集团’重视基层的政策之下,他们依靠着自己在农牧业上的技能和努力,赢得了不低于大都市白领的薪酬和尊重。

看着这些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现场的记者颇有感触,尤其是一些经常跑财经线的记者,更是联想到了沿海地区那些把员工逼得跳楼的血汗电子工厂,两者之间的差距犹如天堑一般。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走南闯北的记者们自然是见多识广,仅仅是从这数以万计基层员工的待遇就可以看出‘镜湖集团’是一家很特别的企业,‘以人为本’的口号并不是说说而已。

从这一点,大家就能感受到萧风为人处世的大气,箫氏家族之所以能够数百年屹立不摇,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几年以来,箫氏家族过去三百多年在滇西北所做的一点一滴也被神通广大的媒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