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先生,你去潼关,是你老人家给晚辈赠谒的那一次么。”这也太巧了,仇九犹不敢信。
冥冥之中,莫非前定。云先生潼关一行,指点了自己,又救了二女。如今受其恩泽的三人团团而坐,与恩人一起共聚鱼肠峡。天下至巧,莫过如此,仇九感慨万千。
云先生淡然道:“老夫称居至此后,只出过两次鱼肠峡,上次是指点于你,这次却是为了救你。”
仇九离席深揖:“晚辈屡受云先生大恩,即便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
云先生用筷点着凳子:“坐下坐下,一饮一啄,皆有因果。你不用谢我,老夫帮你也是有原因的,稍后自会告诉你。古人云:食不言,饭不语。现在,先吃饭,”
这顿饭,令仇九胃口大开,吃的量可真不少,却并沒有平日里该有的饱腹憋涨之感,反而觉得全身清爽爽,暖阳阳的,似乎因失血而致虚弱的气力也完全回來了。这还是其一,后來,仇九去如侧,竟发现五谷轮回之物腥臭无比,出恭完毕后全身说不出的舒服。仇九乃武者,又略通药理知识,知道鱼肠谷中的药膳很不普通,兼具培精固元、激发活力、去毒排杂的功效,对于武者,包括普通人都有莫大好处。这等珍贵的东西,估计是当今天子也难以吃得上。
餐罢,阿静和阿丽将桌子收拾干净,又奉上热茶后,躬身退下,留下云先生与仇九亭内述话。
仇九先在茶杯口深吸,又浅抿了一小口,只觉芝兰之气,齿颊留香,沁人肺腹,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轻松快慰,脱口赞道:“真是好茶,云先生,府是仙境,食是仙膳,饮是仙茶,这是神仙才有的待遇啊,晚辈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呵呵,仇少侠虽有仙缘,却无仙福。你身负大任,你不入红尘,谁入红尘。”
“云先生,晚辈不懂。”仇九知道云先生话有玄机。
“话说起來太长,反正也沒什么事,仇少侠听老夫从汉武帝时候讲起如何。”
仇九猜到云先生接下來所讲,定是前朝闻所未闻的秘辛,而且牵连至今。欠身道:“晚辈洗耳恭听,”
原來,云先生本名云畴,是汉武帝刘彻时代的旧臣和知己,极受武帝的信任。汉武帝一代英主,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极善推演之术。在其临终前,推算出百年后大汉将有覆国之灾,因此诏云先生安排后事。汉武帝授予云畴监国手谕,嘱其在汉武帝卒后继续于暗处扶佐汉室,一旦发现有窃国之贼,即凭监国手谕予以铲除。那一年,云畴年届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汉武帝卒年云畴三十岁,那现在……仇九暗暗心惊,忍不住插话问道:“云先生今年高寿。”
云先生笑道:“呵呵,按世俗年龄來算,虚度一百三十二了。老夫如今已是化外之人,借天地之寿,所以多活了几年。”
仇九大惊,起身再拜:“云先生神仙人物,晚辈有礼了。”
云先生笑道:“呵呵,仇少侠根骨奇正,际遇非凡,小小年纪已有如此修为,与老夫当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來也会是一方神仙人物,切勿妄自菲薄。”
云畴接着道:“这之后的近百年间,云某隐在暗处,相佐汉室,所经所历,波谲云诡,一言难以道尽,不提它也罢。只是,云某南北奔波,监查地方期间,偶然得到一场大机缘。拜这场机缘所赐,自那时起,云某一身修为与日俱进。随着云某在武道一途走上巅峰,由武道而渐悟天道,眼界渐阔,领悟渐深。三十多年前,也是云某百岁之时,云某对于天道的领悟终至大成。到那时云某方才明白,武者修炼,乃是求取天人合一之途。随着境界的提高,可超凡,可入圣,甚至可以化仙成帝。仇少侠,与这些相比,增加寿元简直不值一哂。”
习武可以增加寿元,这个道理仇九也知道,但听云先生的意思,似乎还能羽化成仙,成不死之身,这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
“但云某修炼至今,中间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以至于修为多年都不得寸进。后來云某才明白,受限于天地灵气的不足,武者想要入圣化仙,那得一心向道,勿轻起嗔念,更勿轻动杀生。杀生和嗔念是红尘中事,所以欲修仙者,不能入红尘,这也是老夫轻易不出鱼肠峡的原因之一。”
仇九好奇心起,问道:“云先生不入红尘,可鱼肠峡不是红尘么。”
“仇少侠沒有发现么,鱼肠侠灵气充裕,自成一方天地,非别处可比,虽在红尘却非红尘。”
虽在红尘却非红尘,仇九点头,表示明白。
云畴接着道:“所谓站得高,看得远,看得远,心境阔。云某内功大成后,似乎隐隐约约窥到了仙道之途,很想知道武道一途究竟能走多远,远处的风景又是什么,真的可以成仙么。但外面灵气稀薄,不敷云某修炼所需,况且如今云某除了武道,对红尘已一无所恋,仇少侠你说,云某去那红尘做什么。这也算云某轻易不出鱼肠峡的第二个原因。”
“那云先生潼关一行,却是为何。”
自己与云畴非亲非故,那么,不愿踏入红尘的云先生,又是出于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