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4章 西部第一个国际型经济开发区(2/3)

作者:熔海
不该整的人?这叫老天有眼,报应!

要照我看,杀得好!死了活该!秋寡妇那么可怜的一个女人,他们想杀就杀,他们眼里哪里还有王法啊!说句不该说的话,我还真是打心眼里佩服向家兄弟,这事干得太干净俐落了,到现在都没有留下半证据。”

“唉!这向家兄弟确实够心狠手辣的,我听说,他们把当时要对秋芳行刑的四个公安民警都杀了。这未免有太过了吧?”杨卫平喟然叹地说道。

“你是说跟罗建波一块混的刘继军、张征、王建军那三个公安?”苏贵撇着嘴说道:“能跟罗建波这类混帐王八蛋混一块的,你觉得会是好人?

这三个家伙有哪个手里没沾过血?如果他们真

是好人,这报应也不会落他们头上了。他们就算没死,清查清算造.反.派余孽的时候,他们也跑不了!”

“呵呵,贵叔。你对这个案子知道的蛮多的嘛!”杨卫平眼含深意地看了苏贵一眼。

“我这都是跟继良兄弟喝酒闲聊的时候,听他说的。”苏贵乐呵呵地说道:“罗继良,你还记得不?就是当初你和红梅来县看守所给我探监,接待你俩的那位看守所副所。他对当时县安公局里的那帮人是人是鬼,可是清清楚楚呢!”

“罗继良?”杨卫平喃喃自语道:“我当然记得,印象中他还算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

这个人,杨卫平怎么可能不记得。当时秋芳被执行死刑的时间和地,还是这位罗副所以提供的。

当年他带着向家兄弟干出这个足以轰动全国的惊天大案后。所有的知情人都被他灭口了,唯一的放过的一个知情者,就是金南县看守所副所罗继良。

杨卫平离开金南县之前,曾经也动过念头是不是要把罗继良也给灭口。但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一来是他还没有冷血到去杀一个对他提供过帮助的熟人,二来是他觉得这个案子如果真要算起来,罗继良也可以算是一个变相的同谋者。

现在看来,这位罗副所,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有了苏贵同车当向导,杨卫平对红旗经济开发区的各个工地都转悠了一遍。

很多小山丘都被推平了。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者,有农民。有工人,有解放军,有知青,还有系着红领巾的小生端茶送水。

洛河奔驰厂用一米高的矮墙圈了一块足有两平方公里的地,里面已经盖起了两栋厂房,还有不少在建工程正在进行。

红旗机械厂的新厂区也在建,整个开发区到处都刷有“习兴速度”“宏扬三线精神”“要致富。先修路,”“红红火火奔小康”等等标语。

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农村还没有开始全面推行,农民还没有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位的大包干政策,自然也就不存在征地征收工作。

一切都是国有,一切都由国家说了算。

在制定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开发区政策的时候,杨卫平也考虑到了占用农业耕地的可能。为此,他提出按占用耕地面积,用工厂招工作为补偿的暂行办法。等将来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全面推行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年头,要是能够进厂当工人,那是足以让每一户农村居民乐翻天的无尚光荣的大喜事。

因为经常有吉普车、小汽车之类的干部专车在开发区各个工地出现,是以杨卫平乘坐的这辆外面满是泥尘的bj212吉普车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人关注。

在开发区从南到北看了一圈,杨卫平决定再由东往西走一趟。

一路走走停停,不时停车看看在建工地的工程进度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块已经平整完土地,面积近千亩的大块工业用地边上。

一条平整的双向四车道水泥马路将这块地皮一划为二。

不少建筑工人正在用红砖混着石灰泥浆砌围墙,估计是投资者在圈地。

转过一个弯道,前方不远处路边停着两辆吉普车,一辆白色的沪海牌小轿车,几名身着蓝色中山装的干部站在路中间像是在争执什么事。

眼尖的苏贵忽然咦了一声,说道:“前面有辆吉普车好像是何县的车。”

“你是说何国栋的车?”杨卫平有意外地边问边将脑袋探出车窗朝前凝目看了眼。

“可不是,听说这辆车还是你当年从洛河拖拉机车弄来的,让周援朝开回来的呢!”苏贵笑呵呵地头说道:“别的吉普车后面都没有挂个备用胎,就这辆车有,所以很好认。”

“开过去看看。”杨卫平将头缩回车里,冲开车的孟守正招呼了一声:“车速别太快。”

“是!首。”孟守正头领命,以时速三十码不到的速度,不快不慢地朝前面驶去。

没一会儿,便听到前面有个男子大声地嚷嚷道:“何国栋,我看你这个常务副县是不想当了!连熊副省写的条子,你都不认!你眼里还没有组织,有没有上级领导!”

“朱秘书,我这是按政策按规定办。”何国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