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特殊的幸运飞行严格按照之后商业化的流程走,跟之前载人首飞和送老前辈们去空间站还是不一样的。>
卫正阳他们在舱室里玩了一会,跟地球家园和祖国的合影拍了,跟其他太空游客的合影也拍了,甚至有人激动之后感觉尿急,还去太空卫生间体验了一把。>
空天飞机里的卫生间跟民航飞机上的卫生间大小差不多,只是里边的马桶变成了太空马桶。>
太空马桶是根据男女航天员的不同生理结构特点设计的。>
它可以在风机作用下产生稳定、可靠的气体流场, 能够使排泄物克服微重力影响完成收集,并实现抽真空封装存储等后处理流程。>
这么一来就解决了细菌滋生和长期贮存的难题,是航天员专属的清洁卫士。>
太空游客们在学习中心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使用太空马桶。>
这要是学不好,那场面可就美了。>
既然聊到厕所了,那也该吃饭了。>
以后的商业化流程也是这样,标准观光路线就是绕行地球飞行三圈半,加上起飞和降落的时间差不多是6个小时,基本就是上午出发, 下午返回。>
在轨道观光期间管一餐航空……哦, 不,是太空餐。>
早晨的话,是在航天中心吃一餐适合起飞的食物。>
就像职业的航天员一样。>
职业航天员进入发射场之前,为了保证他们的饮食安全,他们吃的每一餐都是有专门的营养师进行调配,一般都是以温性食材为主。>
而且还有给航天员专供的蔬菜、牛奶、肉蛋等食品,这些都有一个严格的安全监测规定。>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航天员在进入发射场之前有一个绝对的饮食安全。>
等旅游结束回去之后,则是一餐丰盛的“庆功晚宴”。>
而一说到吃饭,别说太空游客们精神了,看直播的人也不困了。>
又到了他们觉得挨虐但是又爱看的环节。>
他们已经见过正经的国家队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太空吃播了,还真没见过直接在空天飞机里的吃播。>
跟上来的航天员不仅是游客们的地面训练老师,到了太空也得监督、管理和保护他们,比如现在该吃饭了,他要打开储存柜拿出食物,然后指导他们使用热水加注和微波加热设备。>
虽然这些都是在地面教过的,甚至还有一个简单的考核, 但上来之后还得注意一点。>
毕竟模拟和实操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看着航天员分发给他们的轨道观光太空餐,对比之前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吃到的太空餐,这些太空餐要相对简单一些。>
更别说跟月球前哨站里的天空餐比了。>
但是对比早期的太空餐,他们吃的这些已经相当好了。>
航天食品至今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期间经过了多次更新换代,最早的第一代航天食品是牙膏类食品,这类食品最大的特点是便于携带和食用。>
由于繁星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较晚,这一代的航天食品没赶上。>
也幸亏没赶上,因为它们的味道和感觉实在是……糟糕。>
第二代是一口吞食品,因为太空食品不能有碎屑,这是为了防止被航天员吸入肺里。>
繁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里携带的就是这类食品,有红烧肉、鱼肉丸、红焖素鸡、月饼、咖啡等等,一共20多种。>
谷厾>
不过别看种类很多,都是常温即食食品,打开就能吃,不需要加热或加水,属于干粮。>
就连咖啡都是常温的,打开袋子吸就可以了。>
第三代是脱水和复水食品,这种食品和我们生活中的普通食品非常接近,能够满足航天员的不同口味。>
第四代是太空厨房食品,因为现在的空间站都能使用冰箱和加热装置,所以这才有了冷冻、冷藏, 以及热稳定的航天食品。>
繁星第二次载人航天就已经是第三、第四代太空食频的结合了,航天员们可以吃到热食热饮,食品种类增加到40多种。>
仅仅是在主食方面,就有白米饭、八宝饭、咖喱饭、糯米饭4个品种,菜品也在向正常中餐靠拢,饭后还有冻干的巧克力、奶油冰淇淋。>
调味酱有特制的辣、酸、甜3种。>
再之后,繁星航天员的太空餐更是直接向宴席靠拢了,从40多种发展到80多种,再到100多种!>
比如在繁星空间站的建设阶段,空间站为3名航天员准备了120多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保质期长的航天食品。>
有藜麦桂花粥、椰蓉面包、酱萝卜、什锦炒饭、尖椒土豆、菘菜牛肉汤、辣味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