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八章 赵洵的应对布置(4000字二合一大章)(2/3)

作者:一袖乾坤

这招叫做灯下黑,也就是说越危险的地方有的时候反而越安全。

因为从常理来分析, 大部分人认为这个方案不成立。

当然,赵洵也不敢肯定一定如此。只能说他的直觉指引他从内向外进行搜索。

“好,没问题。这件事我去办。”

同为绯袍不良人的贾兴文理所当然的担起了这份责任。

至于旺财则有些急了。

“明允兄那我呢, 我该帮你做什么?”

“旺财,你去帮我查一查最近大量买进米面的人, 看看这里面有没有形迹可疑的。”

作为顶级商贾之家培养出来的人才,旺财一下就明白了赵洵的意图。

“明允兄, 你是想要看一看有谁在囤货居奇吧?”

赵洵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道:“知我者,旺财也。”

北方蛮族潜入长安城最终目的是里应外合帮助南下的蛮族大军拿下这座天下雄城。

仅仅靠散布谣言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这些家伙最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囤货居奇,抬高长安城的粮价,以此来制造恐慌的情绪。

一旦恐慌的情绪蔓延,他们再煽动一番就很可能事成

人心永远是最难测的。

哪怕是赵洵也无法直接在茫茫人海中找出究竟谁是北方蛮族的卧底。

但通过各方布置,撒网侦查他渐渐寻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共有三家粮铺在大量买进米粮,我命人调查了他们的背景, 结果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有北方的背景。”

旺财说的很自然,可听在赵洵的心中却是大为不同。

“北方的背景”

赵洵仔细忖度着:“北边很大,很广。你说的北边特指哪个地方?”

“朔州。”

旺财毫不犹豫的说道。

“朔州!”

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赵洵如遭雷击一般。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朔州应该是节度使王忠益的防区吧?”

“不错。”

旺财点了点头道:“这个王忠益也算是咱们的老朋友了。朔州确实是他的防区。听说这次北方蛮族大举南下就是绕过了朔州。”

“啧啧。”

一直默不作声的贾兴文这次也忍不住发声道:“这么说来, 其实这件事又和王忠益有脱不了的干系了。”

赵洵连忙打住这个不靠谱的推断:“先别急着下论断啊。你忘了上次我们追查的结果了。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而有可能是表象,甚至还有可能是假象。这么看来,我们其实还是很有可能被误导的。”

经由赵洵这么一提,二人便想起了上次追查王忠益案的过往。

“那倒也是。当时王忠益案的结果还真的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谁能想到位高权重的左相会是幕后黑手呢。”

贾兴文叹息一声道:“只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左相看起来如此忠诚,可没想到竟然是个反贼。”

赵洵心道这就是你见识短了,反贼装忠臣,忠臣跳反贼的情况多的是,无外乎只是一种玩法罢了。

其实归根到底,看的还是结果。

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么过程并不重要。

毕竟这是一个唯结果论的时代。

“明允兄,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命人去把这几家粮铺查封了吗?”

旺财刚一说完,赵洵便扬起手道:“慢着。我要放长线钓大鱼。”

“放长线钓大鱼?”

旺财愣了一愣。

“怎么个放长线钓大鱼?”

“如此”

赵洵叫旺财附耳过来,随后压低声音说道。

“妙哉,妙哉。明允兄你真的是个神谋子啊。”

旺财听罢,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洵则是摆了摆手道:“这不算什么。你且看着吧,这些家伙迟早会露出狐狸尾巴。”

永和县主李太平一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折返回了京畿道。

一路上她们也算是顺风顺水,可抵达长安城外后却发觉气氛很不寻常。

原本长安城是一座繁华无比的城池,每日往来的商队无数。

可现在非但看不到商队了,就连人影都看不到几个。

“去个人问问,看看是什么情况。”

见城门紧闭,永和县主李太平感到极为疑惑。

“遵命。”

一名四品修行者便抱了抱拳,阔步朝城门大门走去。

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却是着实吓了一跳。

原来长安城白日里大门紧闭的原因竟然是戒严。

当他把这个消息禀报给了永和县主李太平后,这位出身尊贵的宗室女同样感到难以置信。

要知道,她活了十好几年,印象中只有一次长安城戒严了。

那一次还是永王叛乱,皇爷爷下令全城戒严搜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