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9章:我大哥怎么可能还活着(2/3)

作者:执笔见春秋
黄子澄可谓是完全的死心塌地了。

便是让他为朱允炆去死,他都心甘情愿。

这时,一个小太监,悄悄的溜了进来,然后附耳在朱允炆说了些什么。

说完后躬身作揖,迅速离开。

待小太监离开后,朱允炆气得直接把手里的书都摔在了地上。

“殿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黄子澄见此,不由有些急切的问道。

“皇爷爷带着允熥,明月,下午出宫,此时才回。”朱允炆面色阴沉的说道。

黄子澄闻言,眉头紧锁。

这样的情况,非常的不正常。

倒不是觉得嫡次子朱允熥对太孙殿下有所威胁,而是这种举动,没有带太孙殿下,其中的意义太过于深远。

“黄先生,你说皇爷爷到底是找谁去了,为什么连他们都带上,却不带我,难不成还有什么人,是我不能见的吗。”

朱允炆咬牙,语气之中充满着委屈,他突然感觉到皇爷爷似乎离他越来越远。

之前他还一直自我安慰,肯定是皇爷爷政务太忙,来不仅照看自己。

但是现在这种自我安慰,完全被打破了。

朱允熥,朱明月,这两人是曾经的嫡子嫡女,连他们都带上去了,却连自己这个太孙不带。

这说明自己已经在皇爷爷的心里,没有太多的位置可言。

皇爷爷怎么会把我忘了呢,怎么能把我忘了呢。

儒家的礼仪限制着他,不然现在的朱允炆,就想放肆咆哮怒吼呢。

黄子澄闻言后,没有第一时间回话,而是开始沉思起来。

他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发生。

仔细思索,最近京师里,也没什么大的事情。

不对,孝陵。

孝陵这个名字,突然就出现在了黄子澄的脑海里。

尤其是这几天,孝陵的传言越发疯狂,当时黄子澄初次听到的时候,还嘱咐下人莫要多嘴,乱嚼舌根。

可是没过两天,整个京师都开始传遍了,似乎连很多大臣都在聊。

涉及到皇家孝陵这等事情,陛下竟是反常的没有禁止言论。

甚至于黄子澄听说,就连陛下的贴身太监,司礼监掌印刘和,都在说这个事情。

当时黄子澄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想到这里,黄子澄便向朱允炆问道:“殿下,关于最近孝陵的事情,殿下可有听说。”

一肚子委屈没地方发泄的朱允炆,闻言没好气的说道:“自然是听到了,最近整个皇宫里都在传。”

“真不知道这些太监宫女们,吃了什么东西,胆子这般大,连孝陵的事情,都敢乱传。”

说完后,朱允炆冷冷一笑,又道:“看吧,此事早晚要传入皇爷爷耳中,到时候我估计整个皇宫又得死上不少人。”

听到这话,黄子澄有些迟疑的说道:“或许,这件事本来就是陛下暗中任由传播的呢。”

“不可能,这可是孝陵,祖陵所在,皇爷爷怎么可能任由传播,这又有什么意义。”朱允炆摇头,不相信的说道。

“可是臣听闻,就连陛下身边的刘和,也在述说此事。”黄子澄说道。

听到这话,朱允炆顿时一震,喝道:“什么,刘和安敢如此,他可是皇爷爷的贴身太监,谁给他的胆子,敢这么做。”

话刚落下,朱允炆的眼中闪过一丝惊骇。

刘和的胆子,除了皇爷爷,还能有谁给。

“这么说,此事还真是皇爷爷暗中安排的吗。传言如此广泛,宫中都这样了,想必整个京师都传开了吧。”朱允炆的语气中,依然还带着有些不相信的意味。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事还真就是皇爷爷的可能最大。:.

黄子澄点点头,说道:“没错,孝陵的事在整个京师所有的茶楼酒馆,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并且根本无人制止,似乎就连军中都在传。”

朱允炆有些疑惑的说道:“孝陵的事情我知道,是我大哥虞王陵墓的事情。据说十年前大哥的下葬的时候,发生了地龙翻滚,导致陵墓坍塌。”

“十年前挖了一次没挖到,这次又挖了一次。好像还是没找到棺椁。”

抛开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不谈,生活在皇宫里的朱允炆,显然对这等事情还是了解得比较清楚。

只是当时他听到孝陵传闻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毕竟他大哥早夭,都已经薨逝十年了,也没太多好说的。

甚至于朱允炆并不是很想谈及大哥朱雄英,下意识的对着大哥朱雄英有些回避。

小的时候,大哥留下的阴影,可是一直都存在于他的心底。

大哥朱雄英薨逝的时候,他已经六岁了,对于很多事情,还是有着印象。

也不是说被大哥欺负,只是当时的大哥,那就是整个大明皇宫的宠儿,哪怕是父王,皇爷爷,皇奶奶,都得依着大哥的。

那种被大哥支配的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