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8章:孝陵祭奠(2/3)

作者:执笔见春秋
以示庄重。

朱元璋看了看这些子女们,而后慢慢走入风雪中。

旁边的刘和,撑着油纸伞,为陛下遮挡风雪。

朱元璋稍稍迟疑下,并没有喝令拿开。

因为大孙,也在他的身边。

朱英目光转动,在人群的前方,有一个容貌上佳的女子。

她站在朱允炆的身边,毫无疑问,这便是那位从未见过的吕氏。

此刻,吕氏精致的面容上,充满悲伤。

朱英知道,那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真切切的哀思。

在对太子这块,或许吕氏才是最为伤心的那个人。

因为,那是她朝夕相处的夫君。

人的一生之中,陪伴最长者,不是父母,亦不是子女。

唯有爱人,才是每日清晨醒来,陪在身边的人。

太子除了巡视地方,在最近十年,并未再纳妃子。

每日的早晨,是吕氏为其穿衣。

每日的深夜,是吕氏为其点灯添油。

十年,如一日。

吕氏的一颗心,早就已经全部系在了太子朱标的身上。

在这个年代,没人会去在意她的感受。

也不知道,在太子朱标逝去的最初那些日子里,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朱元璋顺着大孙的目光,也注意到了这个曾经大儿的妻子。

对于吕氏,其实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不然也不会让其成为继妻,得太子妃之位。

不过就现在来说,大孙不去东宫,或许跟吕氏有关。

对于这些,朱元璋也没多想,任凭大孙安排便是了。

孝陵所在,便就是皇宫后山。

离得不算远,天微微亮的时候,便也到了。

再临孝陵,朱英心中感慨万千。

说实话,其实不管是对马皇后,亦或是太子朱标,说有多么的悲伤,还真就谈不上来。

人呀,都是跟着自己的感情来的。

朱英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接触,也没有以往的记忆。

多的来说,现在朱英的情绪,或许跟老爷子相关更多一点。

这里所在,是皇家,或者说老朱家全员都到位了。

是整个大明,最为高贵的这些人。

锦衣卫,孝陵卫,全员出动。

孝陵外十里地内,严格把守,但凡有任何人擅自接触,先杀后奏。

“大妹子,今日咱带着大孙,来看你了。”

朱元璋哽咽道。

在大妹子的面前,他就是最初的那个朱重八。

哪有丝毫威严,唯有满身悲伤落寞。

往日和大妹子相处的一幕幕,不断的在脑海中闪现。

回过神来,已是泪流满面。

“孙儿朱雄英,拜见奶奶。”

朱英跪地磕首,认真的说道。

虽然谈不上悲伤,但对于马皇后,这个自己身体的奶奶。

朱英还是非常的敬佩的。

那句:凡我大明女子无论贫穷富贱,嫁为人妇时皆可穿皇室服装,凤冠霞帔。

即便到了后世,也一直都是源远流传。

对于整个大明,这个汉人最后的王朝,马皇后的贡献,哪怕正史中记载不多。

可现在能接触到的朱英,心中当然知晓。

在此之前,也唯有马皇后,能够阻止老爷子的暴躁杀戮。

在朱英祭拜过后,便是按照长幼顺序,一一祭拜。

朱英默默的看着。

在众多子女中,祭奠马皇后最为伤心的,并非是朱樉,朱棡这些儿子。

而是已经嫁作人妇的大明长公主,宁国公主。

还有嫡女安庆公主。

数两女哭得最为撕心裂肺。

对于这两位姑姑,朱英也还是第一次见。

因为早些年就已经嫁了出去,昨日的皇家私宴上,并没有公主的席位。

像是公主驸马能够参加的大宴,一般都排到正月初七往后去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哪怕是皇家女子,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概念,不过天生贵胄的身份,自然和寻常家的女子多有不同。

长相不算特别出色,长公主宁国公主较为端庄,二公主安庆公主看上去更加贤惠。

在气质这块,老朱家的子女们,一向都很优秀。

在马皇后这里,差不多有一个多时辰。

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的怀念。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打扰,包括朱英。

哪怕等到天黑,也得候着。

而庙后,神宫监的官宦们,也悄咪咪的议论起来。

“那就是太孙殿下吗,好面熟。”

“废话,殿下前几个月还来过,你忘记了,当初还是我接待的呢。”

“到底是公公慧眼,早知道太孙身份不同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