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叔父为他看中一个女孩
叔父不经常来海子家,因为叔父任大队学校的校长,也确实很忙。叔父的家在海子家以东约五百米左右,五间大房,在风水沟村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一直跟着海子父亲过,在逢年过节时候或平常比较闲在的时候,会到叔父家住上一段时间。
点上那盏海子爸爸新买回来的玻璃罩灯,这种灯亮度大,油烟小,是为海子兄弟几个做作业用的。把灯放在炕桌上,海子的爸爸妈妈、和叔父四人围着炕桌说话。
因为晚饭早已吃过了,端上以前炒的瓜子,大家边嗑瓜子边说话。
海子的也早已不念书了,因为的活计好,是爸爸妈妈的得力帮手。为四个长辈每人倒了一杯水,也坐在炕沿边上听他们说话。
因为叔父很威严,又是海子最佩服的人,所以,他们说话,海子就躲到西间屋子里看书。
海子正在油灯下看《封神演义》,因为不容易懂,生僻字多,海子看的很慢。
这时,推门进来。
“海子,爸爸让你来,叔父是为你的事来的,让你来听听。”
“,你没有听错吧,叔父怎么会为我来呢?我在外面可没闯啥祸啊!”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海子放下书,将灯吹灭,跟到东间屋来。
“哈哈哈,海子,来坐下。叔叔这次来,就是为你的事来的。”海子进了屋,叔父高兴地叫着海子。海子不敢正眼看叔叔,非常拘谨地坐在放在地上的一个板凳上。
“这海子呢,过了这个年就十五了,也老大不小的了。他是我迎的生,他的事我也格外上心。看看咱们村,十四五的都已经了婚,海子也该婚了。”叔父眉飞舞地说着。
海子的爸爸妈妈连忙应承着,还带着无限的感激。
海子一听说是给自己婚,知道是要给自己找对象,心里不悦,又不敢表现,就小声嘟囔着:“我才多大,我不找对象。”
“不小了,都十五了。你叔叔家的庆比你还小一岁呢,不是也已经婚了吗?你是咱们家的老大,你要是不婚,你后面的几个兄弟怎么办?”海子的话让母亲听见了,立即得到一顿训斥。
海子不敢再有言语,只是埋怨叔叔想也不够先进。本来叔叔是个文化人,怎么也和这些目不识丁的庄稼人一样,小农意识这么浓。不仅为自己的儿子早早了婚,还要为我婚,唉,真是悲哀,叔叔的话我是不敢忤逆的,看来我死定了。我的孙丽惠啊,我们怎么办呢?
海子的绪一下子低落起来,甚至懒得听他们说话。
“我为海子看中一个女孩,也在学校念书。这个女孩才好呢,要模样有模样,要个条有个条。他们家也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又知根知底。是杨树沟村的,上下营子,也不算太远。”叔叔说来为海子婚,原来是早为海子看中了人家的女孩。
当海子听说女孩是杨树沟村的时候,浑身为之一颤,激动的差一点站起来。他默默地喊着:“孙丽惠,孙丽惠,叔叔为我选中了孙丽惠。我要婚,我要婚,我同意。”海子将身子重新坐正,腰也直了起来,认真地听叔叔的下文。
“女孩的父亲叫麻福生,女孩叫麻双燕。一次,这女孩到办公室送作业,我侧面打听一下,还没有对象,我说给她介绍对象,她说那敢好了。女孩我敢保证,没有什么意见。海子这头我也做得了主。媒人我已经找好了,也是在前后营子经常做媒的人,大哥也认识,就是杨树沟村的刘大忽悠,哥哥嫂嫂你们看成不?”
海子一听不是孙丽惠,差点从凳子上掉下来,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永远蔫吧了。海子愤愤地想:“什么麻双燕,我根本不认识,还找一个破鞋给我当媒人,真是恶心死了。”
海子的恼火直冲脑门,又不敢发作,就再也坐不下去了,跌跌撞撞地躲到西间屋里去了。
油灯比较昏暗,距离又远,海子的叔叔根本没有注意到海子的表。他可能一直认为:孩子懂得啥,虽然这是新社会了,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个小山村依然具有生命力。再说了,海子个子那么小,谁能看得上啊!不老早婚,将来岁数越来越大,好女孩都被人家抢走了,到那时,什么都晚了。你看西梁的于喜,今年都二十八了,也没人给个媳,他小的时候,也说赶趟,最终怎么着,还不是照样打光棍!就是海子再不同意,这事也这么定了。小孩子知道什么!
海子的爸爸妈妈对叔叔的提议一致表示同意,并积极配合,都说这事拖不得。
“他老叔,你就看着办吧,你说怎么办我们都依你。你这也是为海子好。海子将来会感谢你的。你看,要不咱们先叫媒人吃顿饭,把这事尽早定下来。”海子的妈妈说。
“我听说这孩子老抢手了,登门提亲的已经有三四家了。”海子叔叔也怕长梦多。
“那就抓紧办。这样,二子,你就到杨树沟跑一趟,把刘大忽悠请来,让刘大忽悠先到老麻家提着亲,我们再让俩孩子打一下对光(打对光就是相亲),如果没什么意见,就抓紧把婚定下来。”海子最后拍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