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严看着小儿子摸不着头脑的样子,简单地跟他解释了一下。>
“顺王府要谋反,拉了右相一起,现在又拉上了兵部尚书,我们正在收集证据。”>
……!>
爹啊,能别说的这么平淡吗?那可是谋反……要诛九族的事啊……当然顺王府的九族诛不得……>
不是,顺王怎么会要谋反,他除了不是皇帝,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皇上对他几乎有求必应,又信任他,给了最肥沃的封地,连赵彬都给封了王。>
陈战想起什么——>
“这事,赵彬知道吗?”>
陈勇严无语地看着小儿子:“你说呢?右相都是赵彬搭上的线,他可以算主谋了。”>
陈战沉默。>
怎么也想不到,跟他们一起长大,可以说情同兄弟的赵彬,居然要做反贼,是嫌命长吗?>
“山良,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嗯……是不是惜惜也知道?”>
一直觉得赵山良对赵彬很冷淡,妹妹也对赵彬不冷不热,一直以为是因为爱情,现在看来,是他格局小了啊。>
赵山良点点头。>
陈战都麻了,哀怨的看着陈勇严。>
“这么大的事,不先告诉儿子,先告诉妹夫,爹你也很可以了……”>
陈勇严拍他的大脑袋:“你那傻样!是你妹夫先告诉的你爹!”>
“啊?”>
陈战转向赵山良:“你怎么知道的?”>
“赵彬的爹娘,杀了我的爹娘。”>
……>
……>
陈战觉得自己这辈子也没今天震惊的次数多。>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六七岁吧……”>
五岁时候才会说话,接着读书明理,懂得了当年看到那一幕的意义。>
陈战觉得赵山良太隐忍了,若换了他,谁敢动他的父母,他一天都忍不下去。>
他后来跟赵山良这么说,赵山良面色平静:“不是,若你是我,你也能忍到现在。”>
也只能忍,做不了别的。>
从书房里出来,陈战还觉得自己有点晕。>
“这以后怎么面对赵彬?”>
他虽然也和赵彬一起读书一起长大,但论起远近,赵山良跟他一起出生入死,又是他妹夫,不用想他也会站在赵山良这边。“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不要露馅儿。”>
“是!”>
跟赵山良一起征战那几年,他习惯了服从他的命令。>
兵部尚书袁卫秋,这些日子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快要熬出病来了。>
他今年四十多岁,可以称得上壮年得志,仕途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封侯拜相也指日可待,按理说,他真的没必要趟顺王这趟浑水。>
可他万万没想到,当年替考的事,会被顺王发现。>
袁卫秋有个远房兄弟袁刚,跟他长的极其相似,功课极好,只是家中穷困。袁卫秋当年为了潜心备考,远离喧嚣,专门回了老家,也就是袁刚家所在的镇上。>
春闱时,刚好袁刚的母亲重病,急需一百两银子买人参续命治疗,他家里家徒四壁,求到袁卫秋头上来。>
当时离春闱不足半年,袁卫秋怎么看袁刚的文章都胜于他,自己再练半年时间也达不到这个高度,加上两人长的九分相似,便动了心思。>
他答应出银子,而且会一直负责到把袁母治好,前提是袁刚替他去考试,以他的名义。>
袁刚没多考虑就答应了,母亲等不得,且春闱可以下次再考,就这样,袁刚替袁卫秋考试,一举得魁。>
然而袁卫秋却越想越后怕,这件事就是个定时炸弹,自己会永远有个把柄在袁刚手上。>
一不做二不休,他在袁刚回来后,骗出春闱写的文章,准备杀人灭口,危机时刻,袁母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拖住袁卫秋,袁刚逃脱。>
他这些年步步高升,十分后悔,当年若是他自己考,名次差一些,中进士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袁卫秋十分擅长做官,即使起点低,想来升迁不是难事。>
袁卫秋一直在追查袁刚的下落,直到前不久,右相找上他,在书房里,微笑着对他说:“这些年找袁刚找的很辛苦吧?”>
那一瞬间,他在谋算在自家书房杀了右相埋在地下,有没有可能瞒天过海,但右相紧接着说:“放心,我不会告发你,反而要送你一个更好的前程。”>
听了右相和顺王的谋划,袁卫秋惊吓后再度被惊吓,但右相说:“你的能力出众,若是助我们成大事,日后内阁有你一席,且以往种种既往不咎,袁刚就在顺王府,你们握手言和,此事可了结,否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