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就是皇帝陛下已经批准了辽东行营各级将领的任命,而且对于行营各级将领都有加赏。沈副帅、李长史都加了从二品的散官和勋官,另外还封副帅为扶余侯,李长史为新城侯。”
韩成将整个辽东行营的封赏都一一告诉了大家。一向稳重的沈雷听后都抑制不住的激动起来,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当兵为将,征战沙场,为的不就是这个吗?李节同样是激动不已,虽然他是大贵族出身,不担心爵位,但能亲手搏出一个侯爵传与后世,还是让他激动不已。
郑进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可置信的道“你刚说信是平壤发回来的,中原的消息我们都还不知道,怎么远在我们千里之外的平壤却先知道了?”李节一下子愣住了,一张脸僵在那里“郑司马,你的意思是这情报是假的?不可能吧?”如果是假的,那他就白高兴了。但一想想,辽东城本就距离中原数千里远,而平壤还在他们以东千里外,他们都不知道,高句丽人是哪里得来的消息。
看着李节和沈雷二人失望的样子,韩成笑了笑道:“这事情应当是真的,高句丽人虽然还在我们以东。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朝中的消息传到我们这,是走陆路,要穿过整个辽西,一路上道路艰难,特别是辽西那数百里的沼泽地,更是费时良久。不过处于我们之东的高句丽人,却可以在间谍得到了情报后,从山东出海,不出半日就能到卑沙城,再坐船南下,几日之内就能送到平壤。所以我觉得,这信是真的。”
“高句丽人取得的中原消息还有一个,那就是陛下已经调派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辽东道讨捕大使,命他率其部下赶赴辽东增援。另外还命朝中宰相苏威为辽东道扶慰大使,抚慰辽东。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到达辽东了,有威名赫赫的张大将军到来,相信我们一定能实力大增。”
李节大喜,兴许自己可以不用再看韩成的脸色,可是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他犹犹豫豫的问道:“不知道张大将军这次带多少兵马过来?”眼下辽东行营有着近十六万人马,绝对的兵多将广,不过却是一支新兵。但是张须陀这些年威名远震,甚至隐隐有史万岁第二的评价。短短的几年,张须陀凭借着他的八风营,已经登上了大隋朝中一线大将的位置。这样的一个厉害角色来辽东,如果手中兵马再一多,那么今后辽东谁说了算,可就真不好说了。
李节跟韩成不对付,自然希望有个人能制衡在辽东渐渐一手遮天的韩成。郑进却苦笑了几声,问道:“这还真是一个好消息,那接下来的坏消息岂不是更坏?”韩成看了看校场之中,此时军旗招展,分驻各地的将校们共聚一起,三五成堆。一起聊着自己军队的事情,不时的发生欢声笑语。韩成不在乎张须陀,自己救过秦琼的命,张须陀看在自己手下大将的面子上不会太过为难自己。
叹息了一声,韩成平静的说道:“高句丽已经在国内、乌骨两城出兵了,由乙支文德挂帅,高建武、渊净水为副帅,最多半个月就能达辽东城外。”沈雷脸色一沉,急问道“高句丽人已经出兵了?他们出动了多少人马?渊子游已经不顾他儿子和弟弟的死活了吗?”
“渊子游估计早已经看出了我们的缓兵之计,现在看救援无望,所以放弃了。乙支文德统马步军十万出国内城,高建武统马步两万大军出乌骨城,渊净水已经到了卑沙城,他将在那里尽起辽东半岛上的三万兵马北上。另外,还有三十万高丽奴隶负责输送粮草。
郑进眉头紧皱,沉声问道:“十五万大军、三十万奴隶,高句丽人真的疯了吗?这些军队,可是高句丽人所有的兵马数量啊,难道高句丽人真的要和我们倾国一战?”高句丽人连续几年和大隋做战,实力折损厉害。特别是这一次,整个辽河一线都丢失了,半数王国战争储备尽失。而且还一下子丧失了近六成的军队,近三成的人口。现在整个高句丽只剩下了两百万人口左右,却一下子调派了十五万军队,三十万奴隶,这已经等于高句丽动员了所有的成年男子参战。
这绝对是倾国一战,胜,夺回辽东,高句丽还能蹦跶好久,败,整个高句丽再没有残喘的机会。从此,历史上都将不再存在这个王朝。沈光、苏诺等一众猛将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他们没有想到,这高句丽国王还真能这么绝。能让一个国王下这样的决心,这得是到了什么样的山穷水尽啊。
看着众将那惊讶的表情,韩成摇了摇头说道:“其实高元并不是疯了,他这不是赌博。而是他确定自己有必胜的把握,正因为他有了必胜的把握他才敢倾国来战。”“不可能,战争从来就没有什么是必胜之战。如今我军坐守辽东,城高墙坚,又粮饷充足,守个几年都不成问题。更何况,我们的后面就是大隋,朝廷随时可以派出援兵支持我们。而高句丽人虽然有十五万兵马,可是却是劳师远征,后勤补给艰难。再加上,现在的天时根本不适合开战。想我朝前后围辽东城两次,几十万精锐大军尚且围了辽东城数月不得下,他高元凭什么以为他十五万之兵就能一战而下?”李节摇着头,大声的反驳道。
韩成冷静的说道:“当初陛下围辽东城,虽然有数十万大军,可是城中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