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平静的听着,听完后笑着道,“陈将军,你一路来,可见到朝廷的军队了?”
“啊?在下有幸见到了。”“怎么看呢?”“殿下的大军军容鼎盛,气势雄壮,真乃威武之师。”韩成莞然一笑,问:“比起江南叛军的军队来,那又如何呢?”陈棱听到这句,却是已经眼前一亮,明白此次终于没有白来。
虽然韩成的上面还有着天子杨杲,但是谁都知道,杨杲不过是韩成的傀儡,辽东军真正的当家人是韩成。只要韩成同意出兵救援江都,那么自然而然,江都之围也必解。压制着心中的激动,陈棱上前深深一躬行礼道,“一路所来,但见军容鼎盛,气势雄壮,堂堂虎贲威武之师。江南叛军,不过皆是江南世家地方豪强的庄丁农奴而已,殿下大军只要一到,必然如雷霆,将其化为齑粉。”
殿中众臣听到韩成有调军南下援救江都之意,不由的相互交头接耳,引起阵阵骚动。尚书左仆射郑进出列道,“殿下,出兵江都,万万不可!”韩成没有想到郑进居然第一个反对他,不由沉声道,“有何不可?”
郑进道:“殿下,我等远在河北,如今之急,应当全力扫平河北,恢复地方。然后才能继续南下山东,再接着才是平江淮。用兵之道,切不可犯险。以往殿下用兵太险,但那时皆固我等势力太弱,非行险无以胜。但如今我等兵强马壮,家大业大,正当行堂堂正正之兵,一步步的扫荡四方,还清宇内,万万不可无谓冒险。江都远在几千里之外,一路之上,诸多地方都有各路兵马势力盘踞,如此冒然出兵南下,千里往援江都,只怕到时反而连援军也要陷入千里之外的江都。江都救不得!”
明知道郑进反对,韩成也没有丝毫妥协。“郑仆射所言有些道理,但是,援救江都不但能解救数万将士,和几十万百姓,也是对我们接下来的战略有百害而无一弊。至于仆射所言路途遥远,且沿途多有未平,这却是不用太过于担忧。”
韩成长身而起,在殿中缓缓迈着步子,自信的朗朗道,“早在上次南征平高士达之时,本王就已经调李靖将军率五万兵马南下,驻守黄河北岸,并扫平渤海、平原等河北运河沿岸诸郡。而就在今日,本王已经接到了驻守在黄河南岸山东齐郡的好消息,左侯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接到了陛下与太后及本王的亲笔信后,已经上表奉陛下为主,其所部三万兵马皆归我朝廷节制。”
这消息一出,却是又立马让朝中众臣惊讶不已。就是站在殿中的陈棱,心中也是既惊又喜。江都危急之时,他们也曾派人向屈突通求援,不过因屈突通所部败于瓦岗军,实力大损。后又被山东农民军孟让、孟海公、左才相三部人马不断袭扰,一直无法南下。
陈棱深知这位左侯卫大将军的本事,他以三万人马与瓦岗军大战,连战连胜,最后终因人马太少,不敌十几万瓦岗大军,最后败入山东,虽败实力却并没有折损太多。后被孟让三部农民军二十余万人,联合攻打许久,都未曾一败。
如果能得屈突通南下驰援江都,不但更快捷,而且这支兵马的强悍,也能保江都不失。看到众人的惊讶,韩成微微一笑。他在得知陈棱自江都而来时,他就已经着手联络屈突通。当初杨广还没死时,虽然他拥立杨杲称帝,可屈突通却对杨杲的诏书根本不理。
不过杨广一死,韩成又让杨杲发了诏书,加封屈突通国公,增千户食邑,又给其部下将领加官晋爵。然后又找萧皇后写了一封亲笔信,自己又写了一封,送去山东。屈突通自河南败于瓦岗军退入山东后,日子也十分不好过。瓦岗军占据了河南大部,江南江南又尽夺长江以南及淮北大部。
就连河北,早先也被孙安祖的农民军沿河占据。他们退入山东,却是被四面隔绝,粮草器械皆不能补给。偏偏山东之地,来护儿与杨义臣北上之后,那些盗匪农民军趁势扩张,孟让占据都梁山,拥兵十万之众。孟海公据济南长白山,也有数万人马,左才相也纵横淮北、劫掠山东,兵马数万。
他所率兵马虽精良,但人数不过三万,河南战后又折损了不少。被几支农民军连番攻击,最已经是疲惫不堪,更兼兵器铠甲粮草无法补充,更是越打实力越弱。堂堂朝廷大军,如今都是铠甲破破烂烂,和农民军也没多少区别了。
当初屈突通也是杨广心腹,不过他是关陇集团出身,又曾与杨素并肩作战数次。后来杨广让其在关中剿匪时,因被人告发屯兵不进,杨广要杀他。虽朝中不少官员保他,但无人劝的动杨广,最后还是萧后出马,才让杨广收回成命,贬官降职而已。
山穷水尽之时,天子杨广身死消息传来,屈突通与部下兵马都有些绝望了。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将被淹没在农民军的浪潮之中。这个时候,杨杲的诏书和萧后的亲笔信传来,又有韩成的手书,想来想去,最后屈突通与部下商议后,还是同意受北京朝廷节制,接受朝廷封赏。
也正因得到了这个消息,韩成才更加打定主意,准备调兵驰援江都,将江南死死拦在长江以南,与他们划江而治。好腾出手来,全力收拾河北山东之地。
得到山东的左侯卫大将军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