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二章 藩国的神射手(1/3)

作者:键盘战斗家
宴会结束后,司马谢友成,亲自送奥巴等,到为他们准备的营地。

来自草原的客人。

一路动静颇大,金江军的军士,包括军中的朝鲜卫所军,三部义军都人尽皆知。

他们是来和将军结盟的,以后将会是友军。

将领和士兵们,都心中喜悦,为此而高兴,士气大振。

朝鲜的卫所军将领们,也兴叹金江镇越发的强盛,比原来更加的辉煌。

“论关系亲厚,必然还是我们。”

权申旭参加了白日和夜间,将军举办的座谈会与夜宴,回来后,向林之远不服气的说道。

林之远不以为然。

“当然如此,我们朝鲜和将军结盟多年,结下的友谊不是后来者可比。”

二人都避免谈及,科尔沁草原与朝鲜孰强孰弱的话题。

草原上的老弱妇孺不提,少年时期就学习骑马拉弓,更不提青壮。

可以骑在马上睡觉,丝毫不受影响,日夜行军,犹如疾风“一日千里”。

力有未逮撤退时,遇到追击,甚至不需要缰绳,就能转身拉弓射箭,顺风下回射追兵。

面对追兵,在逆风下本就不顺的还击,又能在马上左右跳转,轻易的躲避。

弓箭射的准,骑术耍的让人目瞪口呆。

如果只是少部分如此,那么藩国军中也有精锐的骑兵,能做到这种地步。

可怕的是大部分如此。

哪怕金江军也做不到,更何况朝鲜卫所军。

草原部落的勇士们,下限就高。

朝鲜卫所军军中,虽然几经变化,却仍然充满了不少的老弱。

论高度,权申旭认为他们朝鲜军中,也出了不少的猛将精兵,但是论总体的下限。

卫所军的军兵,总体上单个的战斗力,的确很难比得上蒙古骑手。

不过两人都和平辽侯是铁杆盟友,家族与金江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乐于看见金江镇越来越强大。

当金江镇拿下了沈阳,全复了辽东,北边是科尔沁盟友,右边是朝鲜盟友。

真是稳若泰山啊。

权申旭和林之远两位靠着金江镇发家的朝鲜官员,因此越发的兴奋。

谢友成离开返回的路上,情不自禁的收起了笑脸,忧心忡忡。

进帐前,专门找侍卫们要来清水漱口,去掉嘴里的酒味。

人也更清醒了。

草原的汉子,太能喝,人又热情,让人很难推诿,谢友成已经有了三分的醉意。

“科尔沁草原的台吉很多,跟随奥巴前来沈阳台吉虽多,却不够我预料的人数。

我向几名台吉试探了几次,皆左言他顾,没有回答我。

可见奥巴可汗,已经无法约束科尔沁草原,将军不可疏忽大意啊。”

唐清安也喝了不少酒。

不过他年轻,才二十六岁,虚岁二十七。

比四五十岁的谢友成,能更快的散发酒精,两眼很清醒。

….“知道。”

唐清安点点头说道,心想何止如此。

如果指望奥巴对抗林丹汗,那铁定要计划落空,奥巴是科尔沁草原的巴图鲁汗。

他和金江镇结盟,看起来是科尔沁草原和金江镇结盟,从而万无一失。

实际上。

却不是如此。

不过是良好的开端,未来的困难还有很多,需要一步步去应对。

科尔沁草原的事,复杂的咧。

但是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奥巴他如何威望不足,但始终也是科尔沁的巴图鲁汗,哪怕是自立的。

只要牢牢抓住这点,金江镇仍然大有可为。

见将军满脸的信心,谢友成内心的忧虑,不知不觉也尽退散。

实在是这些年里,亲眼所见将军各种犹如羚羊挂角的手段,早已让他心服口服。

将军的迷之笑容,向来是金江镇的传说。

面对任何困境,当将军露出迷之笑容时,熟悉将军的人们,就会充满了信心。

第二日。

王丰肃带着几名传教士,从济州岛赶来,祝贺将军未来的胜利,并且主动提出。

澳门的葡萄牙总督,愿意派出两百名雇佣军,为光荣伟大的平辽侯作战。

听到王丰肃的话,周围的人都露出了鄙视的神情。

就连侍卫头领万三,看向王丰肃的目光,也充满了诧异。

是没有见到前方的战场吗

两百人连塞牙缝都不够。

“下次吧。”

唐清安拒绝了。

西方土地上,活跃着不少为雇主作战的雇佣兵团,以战事为生,无论本领还是战斗意志,的确不弱。

澳门的葡萄牙人,日子很不好过。

其国家被西班牙吞并,又要面对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印度公司的竞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