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不要拿下把他伴(1/3)

作者:键盘战斗家
“如果没有鄂博的话,我们几年内都很难获得熟部的信任,需要长期的互市,才会慢慢获得熟部的认可。”

贾鉴笑道。

如果鄂博不吞并周边的部落,而只是采取联盟的形势,倾向粘花部落,会对金江镇造成很大的麻烦。

奥巴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主意。

让金江军惩戒不服从科尔沁管理的部落,相当于为奥巴谋好处,而金江镇只会落得熟部的仇恨。

现在鄂博的行为,失去了人心,他自己剪除了自己最大的凭仗,让我方没有了顾忌。

众人最后一致认定,可以趁机出兵,既能提前消灭心向粘花的势力,又能让金江镇早日长城外的熟部。

谁知道。

将军竟然没有作声。

难道将军会不同意吗?众人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反对,纷纷露出探究的目光。

鄂博的行为,是突然的,也是历史的必然。

历史上的老奴和皇台吉。

两代人实际上控制了科尔沁以及喀尔喀,就是因为不停的有鄂博这种人。

林丹汗的败去,头上没有了统一的大汗。

野心的人按耐不住,纷纷跳了出来,他们每一次的野心,都能让周边的部落不满,就是给后金创造了机会。

靠着不满这些人的部落,后金轻易的获得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和友军。

轻而易举的打败这些人。

每一次的胜利,都加强了后金在草原上的统治力。

例如喀尔喀草原。

粘花在大明和后金之间,谁弱就帮谁,以此强大自身的战略失败,被不满他的部落,联合后金打败了他。

随着粘花的战败消亡,在皇太极的时候,喀尔喀终于彻底落入后金之手。

现在金江镇打败了蛮族。

同样的形势,当然还是那些有野心的台吉,按捺不住要出头,称霸一方,立下基业。

犹如鄂博。

谢友成和贾鉴的提议,正合历史上后金的做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但是唐清安想的要更远。

不论是大周或者蛮人,还是草原台吉,他们治理的那套方法都落伍时代了。

唐清安不是自夸。

他只需要发展海军,鼓励海外移民,支持海外扩张,以大周人口的规模和技术。

整个西方世界加起来都不够看。

但是世界太大了。

大周周边的地区,人烟稀少,世界上的无主之地更是宽广无比。

如果他有幸治理整个大周。

那么他的的治下。

汉人,草原人,朝鲜人,叶赫人等等,都要踏上新大陆的道路。

为了支持这份野心。

那么他就要在草原上,获得更细致的统治权,而不是土司制度那种管理权。

既然如此。

他就不满足于在草原上,只享有名器,而没有实权的要求。

现在出现了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必然会出现的。….那么他想要尝试。

借着这些以后还会有的机会,鄂博是一个,粘花必然也是一个,林丹汗肯定还是一个。

顺应草原民心,打败这些人,逐步的把草原纳入金江镇体系,发挥全部的实力。

一举把诸事解决完,百利而无一害。

“让朱文统计逃入辽东和奴儿干司各部人口,召集各部的台吉,告诉他们。

金江镇愿意帮助他们,打败鄂博,恢复把他伴的和平,但是把他伴将由金江镇治理。”

治理?

不论是谢友成还是贾鉴,都听出了将军的画外音。

既然将军专门提出来,那肯定不在会是以前的手段治理。

各部和大周互市,接受大周的职位。

“把他伴有义务向金江镇纳税和服兵役,金江镇有义务带领牧民获得更好的生活。

取消互市限定,改为和国内一样直接贸易。

各台吉之间,不得发生争斗。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以金江镇的律法为法律……”

唐清安大致说了他的思路。

谢友成和贾鉴面面相觑。

将军的想法很美好,对于把他伴的牧民,也是有利的,但是影响了台吉的权利。

“恐怕台吉们很难接受。”

贾鉴委婉的说道。

他是除了将军外,金江镇对草原形势最熟悉的人。

唐清安不以为意。

后世的美国,不也经常向日本韩国提出他们很难接受的要求么,最后还不是接受了。

金江镇只要保持强大,就有底气让人接受。

把他伴势力小。

又内部发生了战争,现在弱者逃入辽东自保,面对的是生存的威胁,是愿意权利变小,还是一无所有?

唐清安相信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