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漫画立志说新论(3/6)

作者:天河優子
未必像某几部超长寿作品那样数十年来持续连载,但时至今日,依旧间或可以看到这些系列旧瓶酿新酒的新作品出现。可以说,如果六十年代是日本漫画的奠基时代,那么七十年代就是其承前启后,稳固地确立日本漫画难以撼动地位的时代。

审视七十年代诞生的诸多漫画作品,不难发现其拥有一些比较显着的共同特征。正如前文所说,进入七十年代的日本终于真正摆脱了战争的阴霾,突飞猛进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民族zixin心,同时也使得对于未知领域的强烈探索欲得以增强。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人类首次对于外太空的征服使得这种探索欲望达到了顶峰反映到漫画范围内,这种“思维拓展”带来的两种明显改变就是:1.渴望探知未知领域(尤其是宇宙)的浪漫;2.对于自身文明的重新审视。

第一点相信不难理解,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renmen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会随之增强,这一点在少儿和青年人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但同时,这种浪漫情怀同样也会影响到文艺工作者的创作。

七十年代,海量的科幻类漫画作品涌现绝非偶然,在受到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深刻影响后,大批的青年漫画家(当时)在这个时代成长了起来,藤子不二雄(f与a两人)、横山光辉、松本零土,这些后世如雷贯耳的名字大都从七十年**始进入读者的视野之中。前文提到的《银河铁道999》《宇宙战舰大和号》便是科幻探索类作品中的翘楚。

一部《999》,如同一曲凄婉绵长的宇宙奥德赛,列车、宇宙、殖民行星、星际旅行,这些后世称为科幻类动漫作品经典的元素在本作中得以刻画成熟,《镜花缘》一般的小故事自成篇章的形式既是人生哲理的寓言,同时也是人类对于自身家园之外生命形式的瑰丽幻想,甚至连女主角梅德尔那身着黑天鹅绒长袍,披散着一头金发的倩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青少年憧憬的对象和美的标杆(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女神吧)。discoveryjaan“漫画的力量”专题中,不少稍微有点年纪的受访者都提到了这部作品对于自己人生的影响,无论是对于世界观,还是求知欲,甚至是美意识,毫无疑问的是,《银河铁道999》《宇宙战舰大和号》这类将昭和的浪漫融入冰冷机械和浩瀚宇宙中的作品,作为那个独特年代时代精神的一种彰显,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其影响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至于第二点,则比之科技引发的探索求知欲少了几分博大,多了几分现实意味。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资源积累使得民族zixin得以提升,战败后弥漫在日本社会之中的那种带有自虐倾向的文化自卑感也渐渐淡化了许多。回顾七十年代之前的漫画作品不难看出,这些作品对于日本文化尤其是近代日本文化大都采取了有意无意避开的态度,其中的和风元素比较淡漠,但到了七十年代,不少描写近、现代日本社会的作品开始涌现,日本读者可以在漫画中看到自己耳熟能详的场景、物件,本来平淡如水、毫无亮点的林林总总也渐渐得以步入漫画的殿堂,成为这个庞大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超长寿作品《乌龙派出所》就是一例,这部作品从一开始描述的就是日本小市民(片儿警也算小市民吧)的日常生活,而且还紧跟时代步伐,三十多年如一日地用漫画笔触记录日本社会方方面面的小变化。

而另一部神话级别的作品《哆啦a梦》则可谓是集二者之长,妙想天开的各类道具代表了科技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于思维发散的刺激,而种种紧密贴合日本中下层民众现实生活的场景则又让本作的绝大多数读者亲切不已。如果列举近半个世纪日本漫画界对读者影响最大的作品,这只蓝色狸猫(才不是狸猫!)和他的小伙伴的日常生活绝对可以位居三甲,而且跨越年龄和性别的壁垒。

“漫画的力量”专题中,谈及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作品时,列举《哆啦a梦》的既有年齿尚幼的书法界新星,亦有年过半百的思想界泰斗,甚至还有处于“微妙年龄”的女性糕点师……而在中国国内,同样可以在七零后、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各类人群中找到成千上万的青狸簇拥。可以说,七十年代的浪漫,不分国籍,不分身份,它只是属于那个时代而已,不带任何门槛。

除去较为“伟光正”的浪漫情怀以外,七十年代的漫画作品同时又具有反传统的叛逆一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鬼才永井豪的数部作品。1972年的《恶魔人》凭借阴霾晦暗的世界观、暴力血腥的画面表现以及处处与传统主旋律作对的善恶思辨蔚为话题,一举成为反传统的先锋,在当时看来相当前卫。对于七十年代沐浴在相对优越的物质条件之下成长起来的年轻读者,过于刻板的说教和积极向上的浪漫情怀难免也会有腻味的时候,正因为如此,诸如《恶魔人》这类看似简单粗暴却有别有一番内涵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能应对他们内心对于打破传统枷锁的渴望。

《恶魔人》以外,永井豪另一部被多人提及,表示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巨大的作品却是《破廉耻学园》。这部严格来说创作于六十年代末期的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