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这钱太好赚了!(1/2)

作者:杨飞 拾寒阶
杨飞信心十足。

他之所以如此大胆,仅凭着兜里的二百五十块钱,就敢在施思面前夸下海口,承销厂里几千吨的洗涤产品,他是有底气的。

九十年代初,国内的洗涤品市场,可以用硝烟四起、群雄乱斗来形容。

在外资品牌进入我国市场以前,国内洗衣粉市场上活跃的是熊猫、一枝花等本土品牌。

八十年代,沙市日化用一款超浓缩无泡洗衣粉,在全国刮起了活力28的旋风。

很快,国内洗衣粉市场被“活力28”一统河山,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百分之八十。

九三年时,活力28的年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九万吨。

国内洗衣粉品牌你争我夺之时,两匹来自国外的狼,早就在觊觎国内市场。

早在二十世纪初,英国的利华兄弟来到sh,在黄浦江畔建立了cha肥皂有限公司,解放后改为国有,更名为sh制皂厂,第一任厂长姓江,没错,就是后来的江总。

八六年,联合利华杀回我国市场,首推力士香皂。

这款曾在三十年代,被女星胡蝶代言过的老产品,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了主流消费商品,让用惯了粗糙香皂的国人,体验到了什么是香软和滑嫩。

两年后的八八年,另一国际巨鳄,美国的宝洁公司,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在岭南省建立了第一家工厂,主打产品,是海飞丝洗发水。

一九九三年,联合利华瞄准我国洗衣粉市场,使用“奥妙”登陆我国,抢占市场份额。

也是在同一年,宝洁旗下“碧浪”进入我国。

一时间,我国的洗衣粉市场,进入了战国时期。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南方日化厂,一步步走向了衰败。

杨飞的底气,来自农村市场。

不管是活力28也好,联合利华也好,还是后来居上的宝洁也好,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放在城市里。

洗衣粉的大战,也在一线城市展开。

对巨头们来说,他们习惯于城市战,以为攻占了城市,就占领了市场。

然而,在我国,农场不仅包括城市,还包括广大的农村。

农村市场占据了百分之八十

杨飞手里的好牌,就是农村市场

前几天,他不惜旷工,送苏桐回老家,并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精虫上脑,而是前来考察农村市场。

今天,这一吨洗衣粉,就是他的试水之战。

桃花村的广播,还在回响苏桐清脆悦耳的广告。

铁牛不耐烦的搬起一箱洗衣袋,嘲弄的道:“喂,姓杨的,没戏了,你赶紧收拾走人吧”

就在这时,通往桃花村小学的三条马路上,跑来无数村民。

“洗衣粉只卖一块八”最先跑过来的几个大婶问道。

“是的,只卖一块八,而且是很有名气的红星牌洗衣粉。”

“我管你是什么牌子,只要是洗衣粉就行。”大婶乐呵呵的,掏出一块手帕,展开手帕,谨慎的拿出一叠零钞,一边数钱,一边说,“我要五袋五袋是九元钱,对不对”

“大婶,你数学真好”杨飞接过钱,递给她五袋洗衣粉。

“那是,我好歹也读过小学三年级呢”

“我要三包”

“我要一包”

“我要两包”

“我要五包”

无数双手,拿着钱,伸到杨飞面前。

为了此行,杨飞特意到银行换了一百块钱的毛票,结果完全用不上,大叔大婶哥哥姐姐们手里,有的是零钱

“大家别挤,人人有份,大爷,你能排一下队吗什么这村里你辈份最高好吧,那优先卖给你好了。来几包十包啊大爷,你提得动吗你带了孙子来帮忙啊,那太好了”

“大婶,你别抢啊,我知道你会给我钱,我怕乱了套,记不住这许多。”

“铁牛,你别傻站着流哈喇子啊,你举着那箱洗衣粉,是想干嘛给自家留着的吗快帮忙做事,是不是要叫苏桐来请你”

“不要,不要。”铁牛从眼前震撼的场面中醒过来,极不情愿的过来帮忙。

两千包洗衣粉,很快被一抢而光。

后来的人,没有买到,发起牢骚来了:“不是说了,要卖两个小时吗这才半个小时,你们就没货了这不是骗子公司吗”

“就是,我不管你们有货没货,反正我要买洗衣粉”大妈们可不会跟你讲理,直接就来横的。

卖太快了,也是一种错

杨飞笑道:“明天还有,保证供应充足。”

他叫过货车司机,请他回厂里去拖货。

苏桐还在村部广播。

杨飞走进来,笑道:“别播了,村民闹意见了。”

苏桐关掉话筒,问道:“他们闹什么意见我来广播,征求支书同意了的。”

“他们听到你的广播,放下手中的活,辛苦跑过来,结果没有洗衣粉买,你说他们生不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看见血条的我,处刑神明! 心理欺诈者 画皮 医妃张狂,魔君大人请入帐 最强修真在都市 神魂之判官 八十年代翻身记 NBA靠山王 十星仙尊 逆流纯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