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74、白书杰心烦(2/2)

作者:苕面窝
签订了《塘沽协定》这个卖国条约,蒋某人竟然还自鸣得意!

1935年1月22日,小鬼子为了筹划华北事宜,开始大放烟幕弹。与此同时,让外相广田弘毅在国会发表演讲,说要与中国“亲善”。小鬼子驻华使节据此于29日、30日先后会见汪精卫、蒋介石。

1935年2月1日,蒋介石就中日“亲善”enti答中央社记者问,略谓:“此次日本广田外相在议会所发表对我国之演说,吾人认为亦具诚意,吾国朝野对此当有深切之谅解我全国同胞亦当以堂堂正正之态度,与理智道义之指示,制裁一切冲动及反日行为,以示信谊。”

14日,蒋介石在庐山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时称:“中日两国不仅在东亚大局上看来有提携之必要,即为世界大局设想,亦非提携不可中国不但无排日之行动思想,亦无排日之必要。”

20日,汪精卫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报告阐述中日外交方针,声称:“中日两国所发生纠纷,可用诚意来解决。广田外相的演说,与我们素来主张,大致吻合。”

蒋介石随后致电汪精卫说:“兄在中政会报告对日关系书,灼见宏猷,至深钦佩,与弟在京时对中央社记者所谈各节,实属同一见解。中央同仁既有所决定,弟能力所及,自当本此方针,共策进行。”

27日,汪精卫、蒋介石联名向全国各机关、团体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同日,国民党中政会通告各报纸、通讯社禁止刊登排日和抵制日货消息,并派王宠惠赴日会谈。

第二次投降潮流,顿时席卷全国,所有的新闻广播、报刊杂志,全都是连篇累牍的“中日友好,相互提携!”“日中亲善,共存共荣!”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遭到中央军、西北军、东北军和小鬼子第六师团围攻而崩溃,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然后举全国之力,围剿兴国红军,蒋某人在自己的官邸继续做他的卖国美梦。

全国都以卖国为时髦,这自然不是好现象。如果让小鬼子按部就班周密部署,白书杰不keneng原谅自己。所以,给小鬼子找点儿事做,让他们不能全力经营东三省,也不能顺利接管华北,这才是目前的可行之策。

赵金喜带着参谋长陆明,到凌源、阜新、赤峰视察第一、第二、第三师冬训去了。甘彤也没闲着,带着自己的警卫营到多伦、滦平县一线视察防御,防止小鬼子的第六师团打擦边球。

所以白书杰现在是孤家寡人,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想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时烦闷之间,他就走出了司令部,在雪地中漫无目的的闲游起来。

警卫营的副营长谭明良继续负责司令部办公区域的外围防御,萧腊梅仍然带着一个警卫排跟随白书杰,执行着“寸步不离”的贴身紧逼战术!

承德避暑山庄的雪景,其实非常漂亮,但是白书杰没有什么心情欣赏。今天出来晃悠,不过是为了让心中的郁闷之气有所缓解,然后才能集中注意力,开始谋划一些长远的事情。

正在神游物外之际,萧腊梅的声音打断了白书杰的思绪:“大哥,不要想太多了,你看我们竟然走到文园这里了,干脆进去歇歇吧!”

白书杰这才凝神一看,可不是吗,自己已经站在文园的门口了。门楣的匾额上正是乾隆御笔亲题“文园”两个大字,黑底金字,栩栩生辉。门前的荷池已经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枯萎的残荷已经没有了“残荷飘香”的韵味儿。

文园,顾名思义就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里面有当年乾隆学习求知的“探知书屋”、拜佛的“小香幢”、读书的“清閟阁”。

白书杰一直想抽时间读些书,可惜没有什么空闲时间。此时看见文园,顿时想起其中有一处传得神乎其神的狮子林,是仿照苏州狮子林修建的,因此也有了一些兴趣。萧腊梅已经率先带路,领着众人进入园中。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