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21、哨卡很碍事(2/2)

作者:苕面窝
没搭腔。

看见大家都没心情听自己的战斗故事,鲍海涛只好掏出一张纸铺在地上,也就是这次出去侦察带回来的敌人驻扎情况。然后才开始从头说起。

“经过连续四天的侦察,从孙吴火车站到这边的几个工地,我们都看过两次。具体说来,工地上的兵力没有变化,还是一个中队的小鬼子。不过,这些小鬼子分得很散。”

“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北面25公里的毛兰屯工地,小鬼子一个班13人。现在不能干活,他们就守着西屯地营子。后来才搞明白,那里面是第一号劳工棚,有劳工600多人。里面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我是听到小鬼子交接班对话才zhidao大概。”

“毛兰屯东面8公里就是南山阵地,目前被大雪覆盖,工地上啥也看不清楚。但是有一个班的小鬼子守在那里,除了兵营的帐篷之外,还有一个大帐篷。据估计,里面应该就是施工用的物资。”

“毛兰屯西北面8公里,就是老大强调的胜山主阵地,也是制高点。我用了一天时间观察,那座山上就是小鬼子的中队部,有两个小队90余人。也keneng是为了保密,这个主阵地上面的植被树林保存完好。”

“中队部竟然是在山中挖出来之后修建的,有东官舍、西官舍两个军官宿舍区。两个小队的小鬼子,都是在木板房里面。看样子还没有建设完成,所以只有军官住在水泥房子里面。”

“胜山主阵地的北面8公里就是武胜屯工地,情况和毛兰屯一样。那里有一座劳工二号棚,里面同样有600多人的样子。就在小西河。”

“从最南边的南山工地开始,一直到北面的武胜屯工地,沿着黑龙江有四座哨卡,每座哨卡里面都是3个小鬼子。keneng是这两天雪太大,我没有发现流动哨。哨卡的鬼子都是使用望远镜观察。每个哨所都有一挺九二式重机枪。”

“我们这山脚下的飘荡山、木排山都是两个小队的鬼子,分别是40多人,有机枪工事。keneng雪太大,温度太低,并没有看见机枪。但是有一个小鬼子放哨,半个小时交换一次。”

“孙吴火车站可不好整啊,一个小鬼子的大队部,加上两个中队的小鬼子,一共有450多人。另外还有一个宪兵分遣队40多人,伪警察10多人。四座慰安所,就是小鬼子大队部右手边。就这么多,你们看着办,老子眯一会儿。”

鲍海涛四五天没有好好休息,现在自然没有人打搅他。孟凯华和张景福尽keneng压低声音,和另外几个班排长推敲作战计划。

“刚才我初步计算了一下,小鬼子三个工地的一个中队,应该是140多到150人。”孟凯华看了看众人:“我们两个排一共是六个战斗班108人,单纯从人数上来说并不吃亏。现在的enti是,如何才能速战速决,毕竟我的目标很分散。”

二排长殷猛鹫指着地图说道:“现在敌人分散,如果面对面的战斗自然很不利。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说,还真的很不好下手。小鬼子看起来很分散,却是一个掎角之势。无论我们攻击哪一个目标,都会同时受到另外两个方向的打击。”

三排长梅靖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们注意没有,鲍海涛着重强调的,就是小鬼的边防哨卡的里面虽然只有三个人值班,但是都有一挺重机枪。大家仔细看看,南山工地东面就是一个哨卡,距离不到一公里。重机枪还是有威胁。”

“我的观点是,应该兵分三路,同时对毛兰屯、南山工地和鬼子哨卡发起偷袭。记住我说的是偷袭,尽keneng悄没声息地拿下这三处。然后又兵分两路,主力部队摸到胜山顶上对小鬼子的中队部实施突袭。另外一个小分队,继续暗中摸掉剩下的三个哨卡。”

张景福看了看孟凯华:“老孟,你觉得老梅的想法如何?”

“计划到是可行,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下。”孟凯华指着地图说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老大介绍过,边境哨卡的望远镜都是高倍率的家伙,可以观察十公里的距离,而且很清晰。所以,偷袭哨卡的那一组,动作必须很快才行。”

“你们想想看,万一我们的行动被后面的哨卡发现了,他们就可以对各个方向的小鬼子同时发出消息。万一把偷袭打成了胶着状态,那我们可就没戏唱了啊。现在山里面都是积雪,我可没有把握能够对付一个大队的小鬼子围剿。”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