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96、轰炸南京(2/2)

作者:苕面窝
型化,小型电子计算机无法制造出来,所以不能成立。但是现在既然从晶体管开始研究,相控阵的研究就应该同步进行。

既然把雷达天线变成一个阵列,那就是用无数单个天线并列起来,也就是由许多个辐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称为阵元)组成。

单元数目和雷达的功能有关,可以从几百个到几万个。这些单元按照一定规则地排列在平面上,构成阵列天线。

利用电磁波相干原理,通过计算机控制馈往各辐射单元电流的相位,就可以改变波束的方向进行扫描,故称为电扫描。

因为这种雷达的工作基础,是相位可控的阵列天线,“相控阵”由此得名。这是ei数十年的雷达发展方向,基础研究就必须提前。

白书杰zhidao,还有不到十年时间,这种雷达就会被广泛使用。如果自己现在不抓紧,就不keneng在预警方面压制敌人,也就做不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决胜目标。

为了使用即将出现的“相控阵雷达”,白书杰给蒙恩小组和飞机制造厂下达了一个命令:《关于变更战斗机、攻击机机身结构布局的命令》。

命令要求:新一代单发喷气式歼击机,一律改为机腹进气道设计;新一代双发战斗攻击机,一律改为机身两侧进气道设计。4门航炮平均分布在左右机翼上,机头部位的空间,要留出来作为ei新式雷达的安装空间。

在这份命令中,白书杰也把自己对于ei战机的各种结构数据,提出了一个基本方案,也列出了相关参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专家组走弯路的时间。白书杰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精细化”的研究成果。

经过“数十项研究成果”的测试,凡是白书杰拿出来的“设想”,基本上就是“最优设计”,这已经成为综合研究院所有专家的一致看法。

不是白书杰要剽窃别人的东西,在别人没有发明出来,那都不叫剽窃,反正他本人就是这么认为的。

接到白书杰的命令以后,蒙恩终于大呼侥幸:“幸亏总司令早有先见之明,没有提前上马喷气式歼击机的生产项目。如果已经把机身生产出来了,再想变更布局结构就成了幻想!”

1940年3月12日中午12点钟,蒙恩改造出来的2架怒龙侦察机,分别携带30吨常规高爆炸弹起飞,目标就是南京城。可惜南京城里面有好多同胞百姓,不能乱来一气。

不然的话,白书杰肯定命令两架飞机携带4枚10吨级的云爆弹、4枚10吨级的凝固汽油弹,利用两轮轰炸,直接把南京城夷为平地!

怒龙侦察机的巡航sudu、巡航高度,都已经超过了小鬼子的战斗机,也超过了小鬼子防空火炮的打击范围,所以2架怒龙侦察机根本不需要护航,两个机组26人直接飞过去,然后把炸弹扔下去就算完事儿。

因为历史并没有发生变化,卖国贼汪精卫还是准时发布了所谓《和平宣言》,胡说什么“望重庆政府抛弃成见,立即停止武力抵抗,共谋和平方案之实现。”

汪精卫和他的老婆一再狡辩自己的行为“不是汉奸卖国,而是救国。”

可是,汪精卫的所谓“和平宣言”,只字不提侵略者应该停止进攻,而是要求重庆政府停止抵抗。只要脑袋没有被驴踢的人,都zhidao这是究竟是属于什么性质。

上一次白书杰命令两架侦察机,在路过南京城的时候,扔了两枚2吨级的常规炸弹,算是一个警告。但是没有吓唬住汪精卫,白书杰觉得很丢面子。

白书杰这一次也不奢望能够炸死汪精卫,他没有别的要求,就是要彻底炸平“总统府”,给汪精卫的“所谓南京政府”一个下马威。

与此同时,白书杰命令萧腊梅的大功率电台,正式对外公布了汪精卫和小鬼子签订的密约条款。核心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

首先,承认小鬼子在已经占领的地方的合法地位,确定小鬼子“既成事实之存在”,还有“赔偿事变以来日本国臣民在华所受权益之损失。”这就是最典型的“割地”之后,再赔款!

其次,“防.共是双方共同之要务”,所以“中国承认满洲帝国,日本及满洲尊重中国之领土及主权,日支满三国修复行国交。”

为了“指导中国政府”,所以“日本派遣所要之顾问于中央政府”。这个和伪满洲国是一样的待遇,需要有一个太上皇。

再次,为了确保小鬼子建立大东亚共荣,“埋藏之资源”小鬼子有优先开采权,关税要“存放于”小鬼子的“正金银行”!

这份通电一出,顿时在国际国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