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02、伞兵部队(2/2)

作者:苕面窝
等,这个系统主要是根据控制指令,驱动舵面方向,或者调整发动机尾喷管的偏流方向,产生使导弹绕质心运动的控制力矩,从而实现准确飞行的目标。

白书杰下面的综合研究所,现在对于陀螺仪已经精益求精了,微型简易计算机已经在大功率引擎设计方面投入使用。

轰炸机、战略侦察机上面的位置陀螺仪、速率陀螺仪、水平惯性平台、雷达系统这四个部件,已经成为白书杰战机制敌决胜的杀手锏。

现在,斯特朗等人的到来,就是希望他们在更高的基础平台上,整合出一套超越现代水平的自动控制系统,把惯性制导技术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

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白书杰现有的“超越时代雷达技术”,研究出“雷达远程制导系统”,让白书杰梦寐以求的“空空导弹”提前问世,从而彻底领先于世界。

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白书杰就算再着急,现在也不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要把所有的基础技术整合起来,然后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那还需要浩如烟海的繁杂计算。

专家们忙自己的事情,白书杰又给后勤部下达了一条命令:“立即着手修建一处实验基地,就在南江上游的仙岩里,对外名称叫做植物研究所。”

火箭研究那不是一个小地方就可以的,一方面要荒无人烟,另一方面还需要保密,最关键的是能够发射火箭。

仙岩里在平壤东面180公里的大山里,距离东面的日本海只有120公里。

白书杰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今后发射试验火箭或者导弹,如果是单级火箭,射程数百公里,就全部冲着日本海。

如果能够研究出多级火箭,射程超过两千公里,直接冲着日本列岛发射就是了。至于是炸死人,还是砸死人,白书杰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不过,白书杰心里清楚,目前德国人研究的v2导弹,因为只有一级,所以射程才300公里。

把这些事情处理干净,白书杰开车来到舰载机试飞场。他今天不是要看舰载机培养飞行员,而是考察海军陆战队第二团的训练情况。

训练的内容只有一个:从飞机上给老子跳下去。

因为蒙恩小组把重型轰炸机的载重量提升到了3050吨,白书杰终于决定组建伞兵。加上全部武器装备,现在的怒龙轰炸机一次可以运载120人。1200人的第二陆战团,只需要10架运输机就能够办到。

一次空投一个团,另外使用5架运输机投送15辆装甲车,执行一般的突袭任务应该可以了。

这个事情没有别人zhidao,司令部的副总司令赵金喜过来看过,看见战士们背着降落伞从10米、50米、100米的高台上往下跳,也不zhidao究竟是什么意思。

白书杰的解释是:“这帮瘪犊子胆子太小,老子让他们练胆量。”

说来也是,这个时代使用伞兵还没有成功的先例。今年初,德国小胡子希特勒使用了一次敌后空投,结果损失惨重,并没有达成战役目标。

看见海军陆战队第二团团长柯明祥过来,白书杰跳下吉普车笑着问道:“训练情况怎么样啊,我的大团长?”

柯明祥给白书杰敬了一个礼:“犹太人飞行指导官已经说了,从一百米高空能够有胆量跳下来,那就基本上已经能够登机训练了。”

“这个要抓紧啊,一旦战局发生变化,你们可要紧急增援海外的第一团。”白书杰沉声说道:“降落伞伞包的事情,一定要作为你平时检查的最主要工作。”

“我们的训练都是严格按照总司令发布的条令执行的,就连犹太指导官都说我们的条令比德国人严格一百倍。”柯明祥微笑着说道:“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能够随时完成空投突袭任务。”

白书杰随即开始考试:“看你跃跃欲试的模样,我考考你:司令部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空投部队?或者说空投部队一般都有什么任务啊?”

柯明祥呵呵一笑,然后飞快的说道:“抢占机场、码头,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突袭重要战略据点,掐断敌人的进攻或防御节点;捣毁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敌人的联络体系。”

白书杰微微点头,随即又问道:“直接影响空投行动成败的因素,也就是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