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3章 钓鱼城之战 独钓大中原 10(1/2)

作者:一生怅叹
对于孟如龙来攻城的时间,游海龙都已经算准了。

游海龙和孟如龙已经交过几回手了,对孟如龙的性格还是有一些了解的,知道面对这样的羞辱,他肯定不会忍气吞声的。

所以孟如龙的这场攻城战就在游海龙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打响了,真是没有什么诡道欺敌的战略和战术可言了。

钓鱼城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这从一开始攻城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孟如龙是直接攻打一字城的,和很多的城池一样,钓鱼城城墙外边也是有护城河的。

而在过护城河的时候,一般都是用一个濠桥(古代攻城渡濠的器具。其长短以濠为准,桥下前面有两个大轮,后面是两个小轮,推进入濠,轮陷则桥平可渡。如果濠阔,则用折叠桥,就是把两个濠桥接起来,中间有转轴,用法也相同)的,而要过这个护城河必须要用两个濠桥相连的“折叠桥”。

摆、渡濠桥也算是突防,肯定要有火力掩护的。

而在冷兵器时代,类似火力掩护的工作是用强弓和劲弩来完成的。

孟如龙指挥将士向钓鱼城里发射弓箭和弩箭;而在钓鱼城里,游海龙肯定也会用弓箭和弩箭来回击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盾牌就大显身手了。

在大盾牌地掩护下,孟如龙的军队在发射弓箭和弩箭的时候,一步步地向钓鱼城逼近。

这逼近是军队将士地逼近,也是攻城器械地逼近。

投石机到攻击范围了,石头被投掷得像冰雹一样向钓鱼城的守城将士袭去。

在弓、驽和投石机地掩护之下,攻城车(一种古代的攻城武器,又名冲车,依靠其中的攻城槌的速度和动能来撞开、撞破城门或毁坏城墙。攻城槌是一个巨大的木桩,桩上会有一个铁头,在遮盖物的内部前后摆动,往城墙或城门上撞去。在撞上城墙之后,木桩会摆动回来并再往城墙继续冲撞。这种撞击力可以破开由厚木板制造的城门或石墙,打开一个可作攻击的缺口)粉墨登场了。

孟如龙的攻城车还是很坚固的,可是遇到钓鱼城也就遇到克星了:

攻城车都被撞毁了,钓鱼城的城墙还是完好无损的——原来这钓鱼城都是由巨石堆砌而成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坚城。

不但攻城车要在城墙上碰壁,就是床子弩(弩箭武器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依靠几张弓的合力将弩箭射出,往往要几十个士卒转动轮轴才可拉开它,射程可达1500米,确是古代的远程武器。在冷兵器时代,这个玩意就是大炮)射出来的弩箭也不能够钉到钓鱼城城墙的石壁上的。

在古代的攻城战中,可以用强弩把弩箭射到城墙上,弩箭密集了,就可以成为攻城将士攀援的“梯道”了。

攻城车和床子弩都已经无能为力了,就看云梯(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古代的云梯,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备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和轻便飞梯地表现了。

然而云梯和轻便飞梯地表现,依然使领孟如龙感到失望的。

其实,这两样攻城梯只是将士们用来攀援的辅助用具,真正攻起城来是要靠攻城的将士和守城的将士血拼的。

孟如龙知道这些,所以他在城下拼命地催促攻城的将士;游海龙也知道这些,所以他在城上领着将士玩命地抵抗。

游海龙一会儿带头向敌人猛射弓箭和弩箭;一会儿亲自操作抛石机;一会儿把点着的浸了油的大草球向云梯抛去,一会儿又拿自己的霸王龙枪向轻便飞梯砍去。

以前打仗乃至自己的国家被灭亡的时候,游海龙却连战场都上不了的,真的是连战场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的;现在游海龙可以痛痛快快地在战场上杀敌了,而且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自己手下的将士的。

游海龙是看到哪里情况紧急就往哪里跑,这样不用自己发号施令,这里的情况马上就会好转的。

在战场上,将士们是要靠命令来指挥的;而在同时,却又是兵在看将将在看帅的。

如果主帅浴血奋战的话,那整个军队的士气就会很高涨的!

就像捕猎的天才军事家狼一样,从阿尔法狼(狼群首领)到欧米佳狼(狼群里最底层的狼),都是要参与捕猎,并且分工和合作都很明确的。

游海龙把狼群的法则套用到军队里来了,他坚信:

一个人如果有几分狼性和野心的话,那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会所向披靡的。

这是游海龙的人生信条,他还要把这信条套用到军队里,把自己的军队打造成虎狼之师的。

对此,作为作者的我也是很赞同的。

亚历山大说:

野心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

马丁路德金说:

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些揣着野心的人们做成的。

说起野心来,游海龙的野心还真的在一时之间膨胀了呐,因为他发现孟如龙指挥作战的地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