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虚张声势(1/2)

作者:日月当明
望河楼分东西两厅,是真武殿前的两大奇观。真武殿建在马陵山顶。马陵山坐落在宿迁城的北面,孤峰独耸,南面建有玉虚观。马陵秋月为宿迁著名的八景之一。望河楼就是为游人登山揽景赏月的休息之所。马陵山距离县城稍远,颇绝尘嚣。中秋登山望月,月色如玉,月辉华光,似圆镜通明悬于当头,光丝清澈如缕,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宿城如梦清晰可辨,犹如步入广寒之境,仙姿美态难以言表。山前有一井,相传每到中秋午夜,月映井心,玉轮朗照,恰如夏至日午,太阳之在北回归线照入井中相同。因此,遂并传为胜景。

徐品藻静心凝神,仿佛他正身临奇境,身不知在何方,心不知于何处,神不知思何往。他那高大的身躯站在望河楼上,显得分外的清瘦。早已剪掉了发辫而不得不戴着一顶礼帽,灰蓝色的长袍包裹着他枯瘦的身子更显得瘦削。他凝重的表情给深秋的马陵山又增添了几分深沉,他庄重的神色给望河楼的秋色涂抹上了一层浓重。浓密的眉宇,稍稍的凝结着,总也愁不尽对国家的命运的担忧。只有那眼神深藏着忧思,忧祖国的多灾多难;思人民的水深火热。表面上他是那么的淡定,其实他的内心此刻翻滚着阵阵波涛。良辰美景与他的心境其实是格格不入的。

吴品玉则笑言伸开,欣赏着马陵山的风光,前倾着身体,依附着栏杆,抬头远望,宿迁县城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峰旖旎凄美,近处的村落楼阁隐隐约约。他正全神贯注的一边观赏一边倾听。吴希真则左右来回的左顾右盼。他盼望马成宇早点儿赴约。他担心马成宇此刻是否已前来,希望他能和他们一起共赏家乡的美丽秋色。他一边深思一边倾听徐品藻对家乡美丽的介绍。

听着徐品藻对马陵秋月美景的滔滔不绝的介绍,吴品玉和吴希真赞叹不已。

大哥对故乡良辰美景如此钟情,了如指掌,我等自愧弗如。吴品玉叹息道:可惜俺们错过了中秋佳节最美时刻。

徐兄果然博识采,把俺们的家乡描述的如同桃源仙境,佩服佩服。吴希真望着远处的山峦,深有感触的道:可惜满人当道,清**********无能,国土大片沦丧,国民之财白花花的银子流失于外贼之手,丧权辱国何以堪!

是啊,必须彻底推翻满清的封建王朝!徐品藻慷慨的。

可喜的是,武昌起义成功,湖北军政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我们已向全国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中华民国”。因此,希望全国响应,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度。吴希真慷慨激昂的: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终于有了盼头了!

是啊,要尽快督促俺们宿迁响应“中华民国”的成立。吴品玉激动的道:我们要找到卢瀚萌共商决策大计,凭他在宿迁的威望和影响力,定能成功。

就等三弟的到来了,他怎么还不来?不会出什么事吧?徐品藻无不担心的道。

放心,三弟了,他不会有事的。吴品玉劝慰道:他武功那么高强,飞镖百发百中,他一定有办法逃出清兵的追捕的。

但愿如此吧。吴希真轻轻的暗自叹息了一声道:陈航这人,我做过一番了解,胆怕事,投机取巧,善于应变。倘若卢瀚萌出手相助,前往劝,也许定有收获。

待三弟来,不如劝卢瀚萌约出陈航秘密试探他陈航如何?吴品玉建议道。

虽卢瀚萌倡导新思想,为宿迁学界比较先进的领袖一派,但他过于激进,有勇无谋,还当谨慎斟酌行事。吴希真谨慎的建议道:他只是在学界颇有威望,那也只是一种意识和观点而已。他是很少介入政界,参与政治的。

这样来,靠卢瀚萌劝陈航胜算无多。徐品藻心有疑虑的道。

不!吴希真转口突然道:卢瀚萌有一女儿叫卢芯娉,1岁在京城学成毕业,因愤怒马关辛丑两辱国条约,并受康梁变法之影响,毅然辍学放弃学业,专心研究西学。卢瀚萌不甘女儿如此,认为她不务正业,碌碌无为,18岁便以官留学日本,学一年师范回国,与其父共同以教育为己任。但她思想比其父更先进,曾受过兴中会的思想宣传教育。虽然她不是会员,但也积极倡导革新,寻求真理,主张民主共和。有了她,劝其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你和卢姐认识?徐品藻惊异的问。

不认识,从未谋面。吴希真坦诚的回答。

怎样才能找到她?吴品玉急忙追问道。

卢芯娉毕业归国后,任劝学所所长,县署学务课课长,现任县师钟吾高怀仁中学校长。吴希真继续介绍道:俺们去学校拜见她。

太好了!吴品玉十分高兴的道:有了他们父女帮助,俺们的起事定能成功!

都快正午了,三弟还不快来,难道他真的出事了?徐品藻焦急的道。

要不,俺们还是到县城找他吧。吴品玉建议道。

不行!吴希真急忙阻止道:假如我们前往,正中了陈航的计策。他巴不得我们自投罗网。陈航没有抓住俺们,他一定在严加盘查捕。我们去县城岂不是飞蛾投火自取灭亡么?

但俺们也不能在此坐以静等。吴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病娇忠犬的肉包子 我和女神的荒岛日记 海棠春 抗战之谍海独狼 万古第一武神 绝品透视眼 苍穹秘史 鉴宝狂少 三国之兴汉封神 无敌小农民